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王源

王源(清初思想家)

王源
王源(1648年―1710年),字昆绳,号或庵。直隶大兴 (今属北京)人,清初思想家。

  • 本名王源
  • 昆绳
  • 或庵
  • 所处时代清代
  • 民族族群汉人
  • 出生地直隶大兴
  • 出生日期1648年
  • 逝世日期1710年

王源(1648年―1710年),字昆绳,号或庵。直隶大兴 (今属北京)人,清初思想家,“颜李学派”学者。明亡后,长期活动于江淮地区。

其父名世德,明末袭职锦衣卫指挥佥事,清顺治元年(1644)奔赴河南。源少年受教梁以樟,倾慕蜀诸葛亮和明王阳明。由于父亲“喜任侠言兵”,所以熟知前代典要及兵事,后又从魏禧学古文。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源返京依靠馆幕为生。在此期间,曾与万斯同修订《明史稿》。他性格豪迈,常置酒痛饮,谈古论今,醉则“嘲谑骂讥”显贵时流。康熙三十二年(1693),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之后,未再应试。康熙三十九年(1700),在大兴义学(后改顺天义学)任教,写有《顺天书院记》。康熙四十二年(1703),结识学者李塨(恕谷),二人成为挚友。李系颜元弟子,元著有《存学》、《存性》、《存治》、《存人》四编以立教,强调“实学”,提倡“习”字。王源得知颜元学说钦佩至极,尽管年过半百,仍毅然亲往博野,拜元为师。康熙四十五年(1706),源离家漫游,见人不说姓名,妻子亦不知其去向。晚年往来金陵、淮阳间。康熙四十九年(1710),客死于山阴。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