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王邑

王邑(东汉末年人物)

王邑
王邑(生卒年不详),字文都,北地泥阳(今甘肃宁县米桥乡)人。东汉末年人物。初为太尉刘宽门生,任离石长。后任河东太守,在河东得官民爱戴。汉献帝东迁时,王邑向朝廷进献绵帛,封安阳亭侯。曹操平定河北后,被征召入朝,建安十八年(213年)为使持节行太常,往邺聘曹操三女为贵人。

  • 全名王邑
  • 文都
  • 所处时代东汉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北地郡泥阳县(今甘肃宁县)
  • 最高官职使持节、行太常事、大司农

师从刘宽

王邑字文都,是北地泥阳人(《后汉书》李贤注引《同岁名》作泾阳,按北地郡并无泾阳县,此当为传抄之误)。

王邑早年师从太尉刘宽,后来出任离石县长。

执掌河东

在东汉末年,王邑担任河东郡(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太守。任内颇得吏民爱戴。

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刘协东迁,十二月,来到了河东的安邑,并临时定都于此。王邑向朝廷进献了丝绵绢帛,刘协将绵帛全部赐给了公卿,并封王邑为列侯(安阳亭侯)。

后来,王邑加号镇北将军。

愤恨离职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平定河北,而并州刺史高干举州反抗曹操。当时朝廷下诏徵召王邑入朝,另派杜畿担任河东太守。王邑以天下还未定,不愿入朝,当地官吏百姓也不希望他离开。于是,郡掾卫固及中郎将范先各自前去拜见司隶校尉钟繇,希望王邑能留下来。当时杜畿已经进入河东,钟繇不听范先的意见,反而严令王邑交出兵符,王邑于是带着印绶,从河北前往许县自行投案。

纳聘贵人

王邑到许都后被赦免,之后担任大司农。

建安十八年(213年)七月,刘协聘魏公曹操的三个女儿为贵人,命使持节代理太常事大司农王邑携带璧、帛、玄纁、绢五万匹前往邺城纳聘。其中年少的留在魏国,等到年长后再聘。

建安十九年(214年)正月,王邑与宗正刘艾持节前往魏公国迎接两位贵人。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