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王朗

王朗(汉魏之际经学家、大臣)

王朗
王朗(?-228年11月),本名王严 ,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汉末三国经学家,曹魏初期重臣。王朗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为其服丧,后来被举孝廉,但王朗不应命。徐州刺史陶谦又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迁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孙策攻会稽时,王朗举兵抵抗,为其所败,在无法逃亡时投降,孙策敬重王朗而未加害。后为曹操所征,辗转数年后才抵达,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后为魏国军祭酒,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曹丕受禅建魏后,王朗改任司空,又进封乐平乡侯。曹叡继位后,迁司徒,进封兰陵侯。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号成。其孙女王元姬,嫁于晋文帝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王朗学识渊博,与其子王肃都为经学大家。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有文集三十四卷。 

  • 本名王朗
  • 别称王严
  • 字号景兴
  •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 民族族群汉人
  • 出生地东海郯
  • 去世时间228年
  • 主要作品《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
  • 主要成就曹魏三朝重臣
  • 职业经学家,官员
  • 官职御史大夫、司空、司徒
  • 爵位兰陵侯
  • 谥号成侯

辅弼陶谦

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拜郎中,任菑丘县长。 公元185年(中平二年),王朗因杨赐逝世而弃官服丧。及后获举孝廉,被辟命都不应命。乃后被徐州刺史陶谦举为茂才, 公元193年(初平四年),当时,汉献帝被李傕、郭汜控制,王朗时任徐州治中从事,与徐州别驾赵昱建议陶谦遣使向献帝进贡以表示对汉室的支持,陶谦听从并命赵昱带奏章至长安,献帝接到奏章后赞赏并升陶谦为徐州牧、安东将军;赵昱被任命为广陵太守,王朗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治理会稽

王朗到会稽后见当地人民仍然祭祀秦始皇,并且与夏禹同庙。王朗认为秦始皇是无德之君,不配获得人民祭祀,于是将这行为取缔。在任四年,获得当地人民爱戴。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横扫江东的孙策率兵进攻会稽,王朗的功曹虞翻建议避其锋锐,但王朗不接纳,坚持要守护城池到底,领兵对抗,最后被孙策击败。王朗于是打算逃到交州.出海到东冶时遭孙策追击,唯有投降。孙策因敬重王朗而不作加害,亦曾派张昭劝王朗为他效命,但王朗坚决不肯。 

回归朝廷

后来曹操上表征召王朗,王朗由曲阿出发,但因为久经战乱而道路不通,辗转数年才到任。王朗先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 

曹操曾经请王朗赴宴,席上嘲讽他说:“不能学你当年在会稽丢了好饭碗。”王朗仰头叹息:“言行举止要表现得恰如其分真是太难了。”曹操问:“为什么这么说?”王朗回答:”像我那样,当年既为汉吏,不能保境安民,所以‘未可折而折’,而您在这个场合,原本当尽地主之谊,体现恭敬好客、折节求贤的气度,想不到却如此对待新来的客人。这就是‘可折而不折’了。“ 

王朗少年时与沛国名士刘阳交友。刘阳担任莒令,三十岁就去世了,所以后世很少听过他的消息。当初,刘阳认为汉室渐渐衰落,知道曹操有雄才,惧怕他对汉室不利,想要除掉他但未成功。等到曹操掌权后,下令寻找他的儿子的命令很急。其子惶恐而窘迫,无处可逃。刘阳的亲旧虽然多,但没有人敢帮助匿藏他。王朗于是接收他数年,等到从会稽回朝廷,又数次开解曹操。很久以后曹操终于赦免他,刘阳的人家于是得以保全。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魏国建立,以军祭酒身份领魏郡太守;后历任少府、奉常、大理。王朗处理事务在于宽恕犯罪者,控罪有疑点时判罚都会从轻,因而与钟繇一起以治狱而知名。 

曹魏三公

公元220(延康元年),曹丕继任魏王后,王朗迁任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曾进言劝减轻刑狱,转以扶助幼弱,帮助人民休养生息。 

同年,曹丕受献帝禅让称帝,改御史大夫为司空,进封王朗乐平乡侯。曹丕时常出外游猎,有时到半夜才回宫。王朗于是上疏劝谏,曹丕于是不再半夜回宫。 

公元221年(黄初二年),吴蜀夷陵之战爆发,有人认为应该举兵支援称藩的东吴,并一举吞灭蜀汉,但王朗认为应该等待两军相持不下时才领兵支持,并派持重的将领攻蜀军要害之处,一举决胜;而当时东吴尚未起兵,而且经常下雨,不利于行军,于是反对。曹丕听从。 

后来曹丕征召孙权长子孙登为东中郎将,但孙登没有来,曹丕于是到许昌大兴屯田,打算进攻东吴,王朗又听闻孙权的回答未到,一旦越兵后孙登来到,影响甚大;于是反对出兵,建议增强边境戍守,预防东吴进攻。当时曹丕以已成军而出征,而孙登始终没有来,曹丕到长江后撤回。 

当初王朗任大理时曾推荐主簿赵郡人张登“义济二君。宜加显异”,但曹操以需要提拔的人很多,于是搁置此事。到了黄初初年,王朗再次与太尉钟繇共同推荐张登,曹丕于是下诏以张登为太官令。 

黄初中,曾有鹈鹕聚集在灵芝池,下诏公卿举有高尚品行的君子。王朗推荐光禄大夫杨彪,并称病逊位让职给杨彪。曹丕于是为杨彪设置吏卒保护,地位仅次三公。并不许王朗逊位,王朗才起身。 

公元227年(太和元年),魏明帝曹叡即位,进封王朗兰陵侯,升任司徒。曾上书魏明帝谏止营造宫室。 

公元228年(太和二年)王朗去世,谥成侯。有一子名王肃,乃三国曹魏的一代经学家,袭爵兰陵侯。 王肃女王元姬,是晋文帝司马昭的妻子、晋武帝司马炎生母。

公元243年(正始四年),王朗与曹真等人因功得以配享曹操庙庭。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