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田骈

田骈

田骈
田骈(pian),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又称陈骈,齐国人,与田齐宗室出于同姓。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本学黄老,借道明法,与慎到齐名。曾讲学稷下,雄于辩才。代表作品有《田子》。

  • 中文名田骈
  • 外文名tian pian
  • 别名陈骈、田广
  • 国籍中国战国时期的齐国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齐国(今山东临淄)
  •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370(辛亥年)
  • 逝世日期前291年
  • 职业学者
  • 信仰道教
  • 代表作品《田子》

田骈(约公元前370—前291年),又名田广,一名陈骈,人称“天口骈”。齐国(今山东临淄)人。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

田骈是齐国临淄稷下道家学派的中坚人物。史称他好高议,“设不为官”。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异常活跃。在齐国,从齐威王的父亲齐桓公开始,就在国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北)西边的稷下设立学宫,广招各国的学者、游士等有才之士前来议论讲学,著书立说。因为他们的地点在稷下,又受到齐国的保护和尊崇,因此,被请来讲学议论的人,称作“稷下先生”。田骈就是当时的“稷下先生”之一。庄周在《天下篇》中把他与墨翟、禽滑厘、慎到、关尹并列。当时,田骈所处的稷下学宫的设置,实际上是齐国参政议政的一个参谋班子。他们各自著书立说,言“治乱之事”,以求取于齐王。齐王很器重他们,从慎到以下,皆命日“列大夫”,为他们铺设开阔的大道,用“高门大屋”等宠之,“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条件是很优厚的。这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对于开展百家齐鸣和繁荣学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国家相比,稷下学派的作用是很大的。同时,也加强了齐国的声望。当时,各国都把齐国看成一个励精图治、礼贤下士的图强之国和礼仪之邦。在稷下讲学的各个学派中,黄(黄帝)、老(老子)学派尤占上风,最受齐威王的重视和欢迎。黄、老学派是封建地主阶级议政和推行政策的一个重要派别。它改造并吸收了道家的某些思想资料,奉传说中的黄帝和老聃为创始人。因此,又被称为“黄、老学派”。齐威王的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这一学派的指导下进行的。当时的田骈与宋钘、尹文、环渊(或作蜎渊)、接子(或作捷子),各进其言,取用所长。其中,田骈善于谈辩,尤好争论。因此,人们才称他为“天口骈”。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