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陶濬

陶濬(三国至西晋时期人物)

陶濬
陶濬(生卒年不详),扬州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吴交州刺史陶基之子,吴前将军、交州牧陶璜之弟。在吴官至镇南大将军、荆州牧。后与孙皓一同降晋,拜议郎、散骑常侍、尚书。谢瀹《陶先生小传》记载陶濬是陶弘景七世祖。

  • 全名陶濬
  • 所处时代三国、西晋
  • 民族族群汉族
  • 籍贯丹阳郡秣陵县

陶濬,是东吴交州刺史陶基之子,陶璜之弟、陶抗之兄。在吴官至镇南大将军(一作镇南将军)、荆州牧,封句容侯,食邑二千户。

陶濬吴天纪三年(279年),郭马起兵作乱。吴主孙皓令镇南将军滕修率一万人从东道讨伐郭马。不久后,又遣徐陵督陶濬率七千人从西道进军,交州牧陶璜率本部及合浦、郁林诸郡兵,与东西两军共同讨伐郭马。

群英7陶濬同年冬,晋朝派大军伐吴。陶濬到达武昌时,听闻北方出兵,于是停驻在武昌,不敢向前。

天纪四年(280年)三月戊辰日,陶濬从武昌回京,孙皓引见陶濬,询问晋朝水军的消息,陶濬说:“蜀地的船只都很小,如今凭借两万士兵,乘大船迎战,自足以击破敌军。”孙皓于是调集士卒,授予陶濬节钺,令他率兵作战。陶濬明日就该出击,结果当夜士卒全部逃走。

东吴灭亡前,孙皓给自己的舅父何植写了封信,信中提到“得陶濬表,云武昌以西,并复不守”。

最后,陶濬与孙皓共同降晋。陶濬在晋担任议郎、散骑常侍、尚书。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