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孙仲德

孙仲德(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孙仲德
孙仲德(1902—1961),名家骥,曾用名余凯章,庐江县新河乡上东村人(原属合肥县)。1949年先后任合肥市 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皖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安徽省委委员、安徽省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兼省政府民政厅厅长,上海第二医学院院长兼中共党委书记,中共安徽省委常务委员、安徽省副省长等职。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1年11月4日因病在合肥逝世。

  • 中文名孙仲德
  • 出生日期1902
  • 逝世日期1961
  • 家骥

孙仲德出身于贫农家庭,少年入私塾读书,后因家贫辍学到商店当学徒。青年时考入直系军阀保定营军校,1927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后任合肥县三河镇商壮队长,通过表弟颜文斗(中共合肥中心县委负责人之一)的关系,与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取得联系,利用其公开身份秘密组织“舒(城)、庐(江)、合(肥)地区赤卫互济会”,任互济会主任,发动贫苦农民抗租、抗税,积极配合中共地方组织开展革命活动。

193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肥南区委书记。1935年任中共皖西北特委委员和游击师师长,率师活动在合肥、舒城、庐江、寿县、定远等广大地区,进行数百次战斗。1936年到长江黑沙洲一带开展芜湖、无为、繁昌三县的中共组织建立工作,发动农民建立和发展革命武装。1937年被派往延安,向中共中央报告情况和请示工作,同年7月入抗大系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1938年回皖,先后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新四军七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司令员、皖北军区第二 副司令员等职。1943在任和(县)含(山)地委书记、和含支队长期间,率队开辟皖江根据地,并为之巩固和发展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1947年底,根据粟裕和唐亮的指示,他和梁从学率 领华东野战军第四纵三十三团及干部大队,深入淮南地区恢复党的组织和武装,开辟和扩大革命根据地。他参加淮海战役以后,立即到沿江一带组织民工、筹措船只和粮草,为人民解决军渡江作了大量的战前准备工作。1949年,他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届一次会议,并参加开国大典。

建国后,历任安徽省民政厅厅长、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副主席、上海第二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副省长等职。1961年11月4日在合肥病逝。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