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苏过

苏过(北宋著名文学家)

苏过
苏过(1072年-1123年或1124年),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后家颍昌(今河南许昌)。苏轼第三子。中国宋代文学家。苏过于元祐七年(1092年),任右承务郎。苏轼屡遭贬谪。过始终随行奉侍。苏轼去世后,为营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今河南许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旋以事往镇阳,暴疾卒于道。苏过善书画,能文辞,风格多类苏轼,时称“小东坡”。其诗语言明快而饶思致,时有可观。苏轼曾称其诗“殆咄咄逼老人”。其词今存《点绛唇》(“新月娟娟”)一首,言近旨远,清秀工致,略能见其才情。著有《斜川集》20卷,已佚,有清人辑本6卷。

  • 所处时代北宋
  • 民族族群
  • 出生日期1072年
  • 逝世日期1123年
  • 本名苏过

苏过(1072~1123),苏轼第三子,字叔党,号斜川居士。1072年(宋熙宁五年)生于杭州。12岁从巢谷学于黄州,19岁中举人,23岁随父来惠州。在白鹤峰筑室时,苏过任营造之劳。王朝云逝世后,苏轼饮食服用,一应生活所需,均由苏过承担。元符年间,随侍苏轼昌化军。苏轼病故后,苏过兄弟扶灵柩至汝州郏城安葬。次年秋,服除,苏过立家于颖昌。在湖阴经营水竹数亩,名曰“小斜川”,自号“斜川居士”。此后10年,一直过着躬耕劳作、穷困潦倒的日子。1112年(宋政和二年)任太原府监税,1116年(政和六年)任郾城知县。1120年(宣和二年)后又闲居颍昌。1123年(宣和五年)夏,权中山府通判。十二月,因事入镇阳,得急病死于途中。苏过随侍苏轼,时与唱和,受影响最大。在其兄弟3人中,文学成就最高,人称“小东坡”。著有《斜川集》20卷。在惠州所作名篇有《飓风赋》《思子台赋》等。他还常作画,绘枯木竹石图,苏轼称他“时出新意作山水”。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