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启民可汗

启民可汗(东突厥可汗)

启民可汗
启民可汗(?—609年),隋代东突厥可汗。名染干。原号突利可汗,又作启人可汗。阿史那氏。他是叶护可汗处罗侯(一说沙钵略可汗)之子。原游牧于突厥汗国北部地区。素与隋和好,早在开皇二年(582)沙钵略可汗犯边时,即受隋使长孙晟之托,诈告铁勒等部欲叛,使沙钵略退兵。开皇中,遣使请婚,并按隋文帝“当杀大义公主者方许婚”的要求,谮之于都蓝可汗,终杀公主。因流人杨钦等挑拨突厥与隋关系,隋忌恶都蓝,转而全力扶持染干。十七年(597),下嫁宗室女安义公主,频遣使入隋,均得厚遇。旋率众南徙,居度斤旧镇,每逢都蓝犯边,均转告隋廷,此举为都蓝所深恶。十九年(599)四月,与都蓝可汗、达头可汗之联兵大战于长城下,兵败,部众亡散,仅率五骑随长孙晟南走,入朝,受封意利珍豆启民可汗,意为“智健”。突厥部众继之归附者达万余口。安义公主卒,复妻宗室杨谐女义城公主。突厥可汗中,一人妻二公主者,唯其一人。继得隋助,筑大利城以居,后为避都蓝可汗侵扰,复徙五原。游牧于夏、胜二州之间。因获隋廷全力支持,在突厥诸部内争中,势力日炽。仁寿三年(603),铁勒诸部背达头可汗归附之,达头势蹙,西奔吐谷浑,启民遂有其众,居于碛口,岁遣使朝贡。大业二年(606),慕华夏文化请求“依大国服饰法用,一同华夏”。三年,在榆林朝觐炀帝,获厚赏。四年(608,一说五年)病死。

  • 本名染干
  • 别名启民可汗
  • 所处时代隋朝
  • 民族族群突厥族
  • 出生地中国北方
  • 逝世日期609年
  • 主要成就统领东方之奚、霫、室韦等,臣服于隋。
  • 国籍中国
  • 儿子阿史那·咄吉世(一作咄吉、吐吉)
  • 孙子阿史那·什钵苾

启民可汗是沙钵略可汗摄图之子(一说叶护可汗处罗侯之子)。沙钵略嫌自己的儿子雍虞闾懦弱,不能对抗西突厥,遗命弟弟处罗侯为大可汗。处罗侯即位,自号莫何可汗。莫何可汗去世后,沙钵略之子都蓝可汗雍虞闾即位,而染干作为突利可汗,居于北方。

都蓝可汗娶后母为妻,即北周赵王宇文招之女,号千金公主,后改封大义公主。隋灭陈后,隋文帝以陈后主宫中屏风赐大义公主,“公主以其宗国之覆,心常不平,书屏风,为诗叙陈亡以自寄”,文帝知道后不悦,后来担心大义公主煽动都蓝可汗入侵,打算铲除公主。此时正好突利可汗向隋请婚,文帝派裴矩对其使者说:“当杀大义公主者,方许婚。”突利劝告都蓝,后者便杀了公主。

597年,突利向隋遣使求婚。隋文帝以宗室女安义公主妻之。隋为了离间都蓝、突利,厚赐突利,都蓝果怒,于是与隋绝交,并联盟西突厥达头可汗合攻突利。599年突利兵败于塞下,只剩下部众数百人。此时,突利想降隋,但又恐不被重视,又想投奔达头可汗,正犹豫不决。而隋正是要利用他的名号,势力弱小,利用起来更方便。故隋长孙晟设计挟突利可汗到长安归降。入塞降隋后,被隋封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意思是“意智健”,简称启民可汗),在朔州(今山西朔县)定居。因为都蓝的侵逼,突利迁居于黄河以南,夏、胜二州之间(今内蒙古河套南)。

599年底,都蓝被部下刺杀。达头自立为步迦可汗,攻隋(后败奔吐谷浑)。仁寿元年(601年),隋派杨素协助启民北征,当时漠北大乱,许多部落归附启民,启民便成为东突厥大可汗。

603年,铁勒十余部背达头归启民,达头逃吐谷浑不知所终,启民收其余众,并统领东方之奚、霫、室韦等,臣服于大隋。

大业三年(607年),启民可汗南下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朝见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再往东都洛阳朝见炀帝,同年去世,其子咄吉继位,是为始毕可汗。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