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钱均夫

钱均夫(中国教育家、文史专家)

钱均夫
钱均夫(1882年12月-1969年8月),名家治,后以字行,浙江杭州人。中国教育家、文史专家。吴越国王太祖武肃王钱镠32代孙,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父亲,厉麟似的老师。曾在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任职多年,后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1956年被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员。1969年8月23日逝世。是一位爱国的革命人士,新中国文史专家。

  • 中文名钱均夫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1882年
  • 逝世日期1969年
  • 毕业院校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现筑波大学)
  • 职业教育家、文史专家
  • 主要成就中央文史馆馆员国民政府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 出生地浙江杭州
  • 儿子钱学森
  • 学生厉麟似

钱均夫的父亲在杭州经营丝绸,钱均夫是这位没落丝商的第二子,幼年就得到了家庭良好的教育,早年就读于当时维新的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1899年肄业。1904年,杭州市富商章氏,很欣赏钱均夫的才华,将自己多才多艺的爱女章兰娟许配给钱均夫,并资助他东渡日本求学。那时的中国,正处在腐败的清王朝日趋没落的统治之下,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民主革命的思潮纷纷登场,许多爱国志士,四处寻找着救国奇术、济世良方。钱均夫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和鲁迅、厉绥之、蒋百里、施承志等人一起东渡日本,学习教育学,以施展其“兴教救国”的抱负;他于1904年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现筑波大学),学习教育学、地理学和历史,以施展其“兴教救国”的抱负,1908年毕业。后来,他在日本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认识到不进行民主革命就不可能挽救中国。

钱均夫(5张)1910年,钱均夫毅然回国,在上海成立“劝学堂”,教授热血青年,投身民主革命;1911年、1913年钱均夫两次出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现杭州高级中学)校长,旋赴北京教育部任职多年,后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1956年被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员。1969年去世。著有《逻辑学》《地学通论》《外国地志》《西洋历史》等。

钱均夫先生是中国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家钱学森的父亲。他是一位非常负责的父亲,在钱学森幼年的知识启蒙里,是父亲首先向他开启人生与智慧之窗。钱学森后来常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博学多才、谦恭自守的钱均夫,营造了家庭宁静的文化氛围与求实精神,这对幼年钱学森的成长至关重要。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