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蒙骜

蒙骜

蒙骜
蒙骜(?—公元前240年),《战国策》作蒙傲 ,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蒙骜本是齐国人,后来投靠秦国,官至上卿。 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坚定的基础。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 ,时年七十多岁。 其子蒙武、其孙蒙恬都是秦国名将。

  • 中文名蒙骜
  • 别名蒙傲
  • 国籍齐国→秦国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齐国
  • 逝世日期公元前240年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夺韩二城,设立三川郡夺魏二十城,设立东郡
  • 官职上卿

蒙骜本是齐国人,秦昭襄王在位时期(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他从齐国西入秦国侍奉秦昭襄王,官至上卿。 

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蒙骜担任将领,奉命率军攻打韩国,韩国割让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巩二城给秦国,秦国设置三川郡(治今河南洛阳东北)。而《史记·蒙恬列传》则记载,是蒙骜夺取韩国的成皋、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二城而设置三川郡。 秦国设置三川郡后,其疆界到达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 

秦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秦庄襄王派蒙骜率军攻打赵国,平定太原。 

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蒙骜率军攻克魏国的高都(今山西晋城)、汲县。继而攻打赵国的榆次(今属山西)、新城(今山西朔州南)、狼孟(今山西阳曲),一共夺取三十七座城池(《史记·蒙恬列传》记载为秦庄襄王二年)。 同年,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率领燕、赵、韩、楚、魏五国联军攻打秦国,在黄河以南打败秦军,击退蒙骜 ,于是魏无忌等军解兵撤离。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秦始皇)即位,任用吕不韦为丞相,李斯为舍人,蒙骜和王齮、麃公等为将军。 同年,秦国攻占赵国的晋阳 (今山西太原西南)。不久晋阳反叛秦国,蒙骜率军平定叛乱。 

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年),蒙骜攻打韩国,夺取十三座城池。 同年十月,蒙骜攻打魏国的氏篸、有诡二城。 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43年),蒙骜攻取氏篸和有诡。同年三月,蒙骜撤军而回。 

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43年),魏无忌去世。秦始皇五年(公元前242年),秦王政得知魏无忌去世的消息后,于是派蒙骜再次率军攻打魏国。蒙骜夺取魏国的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燕(今河南延津东北)、虚(今河南延津东)、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雍丘(今河南杞县)、山阳(今河南焦作东)等二十座城池,设置为东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 

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 ,时年约七十多岁。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