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卢挚

卢挚(元朝时代的进士)

卢挚
卢挚(约1242年-1314年或约1242年-1315年后),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卢挚于世祖至元五年(1268年)中进士,历任少中大夫、河南路总管、集贤学士、大中大夫、翰林学士等,官至翰林承旨。诗文与姚燧、刘因齐名,但实际成就不如姚、刘二人高。曾与散曲家马致远、女艺人珠帘秀相互唱和。以散曲见称。多写闲适隐逸生活,表现对功名宦途生涯的厌倦;亦写登临凭吊之作,寄寓对时势兴衰的感慨。情感真挚,风格明丽。一些写相思别离的作品,蕴藉婉曲。卢挚是元初较有影响的作家,散曲也为时人赞颂。对南北文风融合多有贡献。其诗文学古,注重辞采,并要求自然。《文章宗旨》是其关于诗文理论的代表作,从中可以了解元初诗文理论的面目,寻绎金元诗文发展的线路。他的诗文正是上承宋金,下开元明复古风气的一个环节。还可从其诗文《寄徵士韩从善》里知道元代诗文是沿着韩愈开启的书面语改革的道路前行的。他提倡古文“辨而不华”“质而不俚”“无排句、无陈言、无赘辞”。其著有《江东稿》《疏斋集》《疏斋后集》,已佚。有今人《卢疏斋辑存》。

  • 处道、莘老
  • 疏斋、蒿翁
  • 所处时代
  • 出生日期1242年
  • 逝世日期1314年
  • 本名卢挚

卢挚官位显达,旧学深厚,文学负有盛名。"元初,能文者曰姚(燧)、卢";"古今体诗,则以挚与刘因为首。"临川吴澄谓其"所作古诗类皆魏晋清言,古文出入盘诰中,字字土盆瓦缶,而有三代虎蜼瑚琏之器,见者莫不改观"。(以上所引均见《新元史》)。

卢挚尝谓:"大凡作诗,须用《三百篇》与《离骚》。言不关于世教,义不存于比兴,诗亦徒作。"又云:"清庙明堂谓之古,朱门大厦,谓之华屋可也,不可谓之古;太羹玄酒,谓之古,八珍,谓之美味可也,不可谓之古。知此可与言古文之妙矣。"(《文章宗旨》)

元代徐明善谓其"凡为文尽弃古今拙陋之意,虽抽英搴藻,穷极绚粲。而与化工侔巧,不失自然,兹为妙矣。"(《芳谷集·疏斋卢公文后集序》)

其散曲与姚燧齐名,时称"姚、卢",与散曲大家马致远、杂剧女艺人珠帘秀等相唱和。今存散曲有小令一百二十首,残小令一,皆收入隋树森编纂的《全元散曲》。内容多是怀古唱和、寄情山林诗酒、写景咏物等作,风格与其诗文不同,变典雅蕴藉为自然活泼,表现出元前期北散曲作家清丽派的特色,对散曲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贯云石评其曲"媚妩,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阳春白雪序》)。著有《疏斋集》,明初尚存,后佚。今有李修生《卢疏斋集辑存》。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