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刘维宁

刘维宁(刘少奇长孙)

刘维宁
刘维宁,系刘少奇长孙,俄文名阿列克谢·克里莫维奇·费多托夫(俄语:Алексей Климович Федотов),昵称阿廖沙(俄语:Алёша)。刘维宁的父亲刘允斌14岁时前往俄罗斯求学,结识俄罗斯姑娘玛拉并结婚,后育有女儿索尼娅和儿子阿廖沙。刘允斌在刘少奇要求下回国,1967年,文革期间卧轨自杀。阿廖沙仅见过祖父刘少奇一面,多年后才得知祖父和父亲离世的消息。

  • 中文名刘维宁
  • 外文名Алексей Климович Федотов
  • 别名阿廖沙
  • 国籍俄罗斯
  • 民族汉族、俄罗斯族
  • 出生日期1955年
  • 毕业院校莫斯科航空学院
  • 主要成就多次获得俄罗斯联邦国家级奖章
  • 出生地莫斯科
  • 祖父刘少奇
  • 父亲刘允斌
  • 母亲玛拉·费多托娃
  • 职称高级工程师
  • 祖籍湖南宁乡

刘维宁(2张)刘少奇的嫡亲长孙刘维宁。俄名阿廖沙。生在苏联,曾在苏联服役,航天专家。约2007年归国定居,落户广州番禺。

1939年9月,周恩来去苏联疗伤,将刘允斌、刘爱琴带到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学习和生活。

1945年,刘允斌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毕业于苏联钢铁学院的刘允斌在莫斯科与大学同学玛拉·费多托娃结婚。婚后,夫妻感情一直很好,于1952年、1955年生育女儿索妮娅和儿子阿廖沙,小名“苏苏”和“辽辽”。

妻子玛拉·费多托娃也一再要求刘允斌留在苏联,但最后他选择了回国。但玛拉不来,所以两人过着分居生活,1958年,玛拉带索妮娅和阿廖沙来中国居住了十余天,回国后与刘允斌离婚。当时,由于中苏关系紧张,玛拉母子与刘允斌失去了联系。

1967年,刘允斌受到江青一伙的迫害,于1967年11月21日在包头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直到1987年,玛拉母子才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时,却已事隔20年。

2014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辰116周年,俄籍长孙阿廖沙到湖南宁乡缅怀。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