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刘若川

刘若川(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

刘若川
刘若川,现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数学会第十四届副理事长。刘若川于1999年获得第四十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同年保送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1999年至2004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12年回到北京大学工作,先后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数学科学学院任职;201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9年获首届“科学探索奖”;2020年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22年获中国数学会“陈省身数学奖”;2023年入选首批“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2024年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刘若川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算术几何与代数数论,在p进霍奇理论、p进自守形式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杰出的研究成果。其中,他独立完成的“p进霍奇理论及其应用”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中文名刘若川
  • 外文名Ruochuan Liu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毕业院校麻省理工学院
  •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 代表作品《p进局部系统的刚性与黎曼希尔伯特对应》
  • 性别

刘若川(10张)1980年,刘若川出生。

1999年,获得第四十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同年,保送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习。

2004年,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毕业,硕士生导师是田刚教授,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

2008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Kiran S. Kedlaya教授。

他先后在法国巴黎七大、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密歇根大学等多所著名研究机构做学术研究及从事博士后等研究工作。

2012年回到北大,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201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3年1月,获得首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2023年,兼任中国数学会第十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