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柳公绰

柳公绰(唐朝名臣、书法家)

柳公绰
柳公绰(765年-832年5月6日),字宽,小字起之。京兆府华原县(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稠桑乡柳家塬)人。唐朝名臣、书法家,太子太保柳公权之兄。柳公绰为人庄重严谨,喜交豪杰。又聪敏好学,才略过人。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他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登第,授校书郎,补渭南县尉,历任开州刺史、侍御史、御史中丞等职。唐宪宗即位,出任鄂岳观察使,参与讨平淮西吴元济之乱。唐穆宗时拜京兆尹,迁尚书左丞。宝历元年(825年),又拜检校左仆射。唐文宗即位后,出任河东节度使,镇抚沙陀。后因年迈入朝为兵部尚书。太和六年(832年),柳公绰去世,时年六十八。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元”。柳公绰作文章典雅而规范,其书法端肃浑厚,古朴自然,今有碑刻《蜀丞相诸葛武侯祠碑》传世。柳公绰喜藏书,家有藏书万余卷,与其子柳仲郢继承并发展了柳氏藏书。《全唐诗》、《全唐文》收录有其诗文作品。概述内图片来源:《古圣贤像传略》

  • 本名柳公绰
  • 别名柳元公、柳宽、柳起之
  • 宽,小字起之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京兆府华原县
  • 出生日期765年
  • 逝世日期832年5月6日
  • 主要作品《和武相锦楼玩月得浓字》《题梓州牛头寺》《赠毛仙翁》等
  • 主要成就助平吴元济之乱,安抚边境,治理地方
  • 官职兵部尚书
  • 追赠太子太保
  • 谥号

严整守法

柳公绰的祖父柳正礼,官至邠州士曹参军;父亲柳子温,为丹州刺史。柳公绰出生三日时,他的伯父柳子华对柳子温说:“好好爱惜这个孩子,他的福运是我们兄弟比不上的。光大我柳家门庭的,是这个孩子。”因而为他取字为起之(《新唐书》作字宽,小字起之)。

柳公绰自幼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他为人聪敏,严整庄重,行为举止都合乎礼法。

贞元元年(785年),柳公绰参加制举考试,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为秘书省校书郎。

贞元四年(788年),他第二次参加制举,再次考中贤良方正科,被任命为渭南县县尉。当时渭南县荒年歉收,柳公绰家虽然丰衣足食,但每餐饭他不超过一碗,到丰年才恢复饭量。有人问柳公绰如此做的原因,他回答说:“四方的人都困苦饥饿,我能一个人吃饱吗?”慈隰观察使姚齐梧奏请柳公绰任判官,朝廷加授其为殿中侍御史。同年冬,姚齐梧举荐柳公绰出开州刺史。开州地接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夷落),他们经常袭扰开州。柳公绰属下的一个官员说:“我们的兵力不能阻止他们,希望暂时任他们的首领担任重要官职。”柳公绰说:“你与他们同流合污吗?怎能违犯法律?”立即杀了他,蛮兵也退走。

之后,柳公绰入朝为侍御史,再迁为吏部员外郎。元和二年(807年)十月,宰相武元衡罢相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任命柳公绰与裴度为节度判官。柳公绰与裴度彼此推重,情谊笃好。柳公绰后来先于裴度入朝任吏部郎中,裴度特地赠诗饯别。

献箴讽谏

唐宪宗即位后,屡次用兵伐叛,又多次外出游猎。鉴于宪宗如此行为,柳公绰想要借事讽谏,于元和五年(810年)十一月献上《太医箴》,委婉提到“饮食所以资身也,过则生患;衣服所以称德也,侈则生慢……畋游恣乐,流情荡志;驰骋劳形,咤叱伤气。”宪宗览箴后,认为柳公绰是高才,派使者加以劳问,并对他说:“你说的‘元气随处可在,不在意裂隙漏洞的大小’,对朕的担忧何等深切,朕应该把它作为座右铭。”一个月后,宪宗下诏任命柳公绰为御史中丞。

儒生领军

柳公绰与宰相裴垍交好。元和六年(811年),与裴垍交恶的淮南节度使李吉甫再次主持朝政,柳公绰外出任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湖南观察使。他认为湖南潮湿荒僻,不能迎养在京师长安的父母,于是请求宰相改命自己分司东都(洛阳),“以便奉养”,许久都未获允准。此年,溪峒少数民族首领张伯靖聚众起事,率诸族农民攻播、费二州。柳公绰与黔中经略使崔能、荆南节度使严绶、剑南东川节度使潘孟阳奉命征讨,至元和八年(813年)八月,张伯靖方才上表请降。

元和八年(813年)十月,柳公绰被移授为鄂州刺史、岳鄂沔蕲安黄观察使(鄂岳观察使)。至此,他方才将母亲迎至府治江夏奉养。

元和九年(814年),前任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摄蔡州刺史淮西吴元济据蔡州抗命,宪宗分命诸将征讨。柳公绰奉诏抽调五千鄂军,隶属于安州刺史李听麾下。柳公绰说:“朝廷认为我是儒生,不懂得行军作战吗?”便请求亲自带兵上前线,朝廷同意。他带兵渡过湘江,直抵安州,李听用廉使(观察使)礼接见他。柳公绰说:“您之所以背弓插箭,难道不是因为战争吗?如果去掉戎装,不过是两个守臣罢了,怎有互相统属的关系?因为您家世代是将帅,懂得兵法,我若不该指挥军队,自当回朝;如若不然,我将签署职名,按军法行事了。”李听说:“听从您的吩咐。”柳公绰于是任命李听为鄂岳都知兵马使、中军先锋、行营兵马都虞候,交付其这三职的官牒。他又挑选六千精兵交由李听统帅,告诫众将校说:“行营事务一切由都将(指李听)决断。”李听既感念又畏惧,如同柳公绰的部下一般。时人都钦佩柳公绰的临机应变、统御下属的能力。

鄂军在征讨淮西的行营时,柳公绰多次命亲随探访慰问下级官兵家,如有人遭遇患病、生育、丧葬之类的事,他一定赠给许多钱粮。军士的妻子嬉游放荡的,柳公绰就把她沉到江里去。官兵都很感激,说:“中丞(指柳公绰)为我等操持家事,还能不拼命作战吗?”所以鄂军每战必胜。

刚直不屈

元和十一年(816年),朝廷派李道古接替柳公绰,柳公绰回到长安,被任命为给事中。此时,宪宗正命诸镇进讨平卢军节度使李师道。宪宗于同年十一月加授李师道为司空,借机派柳公绰到郓州(平卢镇镇所)宣读朝廷的文诰,以试探其是否有归降之意。

回朝复命后,柳公绰受任为京兆尹。一次,他正去府衙途中,有一个神策军军校骑马不回避,他立即下令,在坊市中杖杀军校。宪宗因为他不经请示便杀人而发怒,柳公绰解释:“京兆尹,是天下取作准则的地方。臣刚受陛下嘉赏拔擢,神策军中的小将便跃马冲过,这是轻视陛下的典法,不只是称量臣的权威。臣只知杖杀无礼之人,不知打的是神策军将。”宪宗说:“你为何不上奏?”柳公绰答道:“臣只知决,不应奏。”宪宗反问:“既然已经打死了,那应该是谁奏禀?”柳公绰说:“在街上打死了人,本街让金吾卫将军上奏;在坊间打死了人,则是左右巡使上奏。”宪宗才不追究。柳公绰后因为母亲去世而离职守丧。

元和十四年(819年),柳公绰服丧期满,被起用为刑部侍郎。五月,又兼领盐铁转运等使。后又调兵部侍郎兼御史大夫,仍领盐铁转运使。

长庆元年(821年)三月,柳公绰罢领盐铁转运使,第二次出任京兆尹,兼领御史大夫。当时朝廷与幽州朱克融、镇州王承宗叛军交战,任免前线诸将的诏令朝令夕改,使者骑着驿马在路上往返不断。柳公绰上奏说:“自朝廷对幽、镇用兵以来,朝廷所派使者繁多,馆驿邮传乏人,驿马数量也不足。而对奉敕使者的随身行李、人数,朝廷却没有规定。穿着绯紫骑马的使者,骑的驿马达到三、四十匹(《旧唐书》作“二十、三十匹”),穿黄色、绿色服装的使者,骑的驿马也不下十匹、五匹,驿官不能查验券牒,使者随口向馆驿索要供给。驿马用完了,就抢路人的马匹。士人、百姓怨恨他们惊扰,路上行人差不多断绝了。请求陛下规定使者数额,以制止弊端。”唐穆宗得疏后,命令中书省制定法规,因此驿官得以免罪。北司宦官憎恨他直言进谏。同年十月,柳公绰被改任吏部侍郎。

遍历方镇

长庆二年(822年)九月,柳公绰升任御史大夫。

长庆三年(823年),柳公绰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他为避祖父柳正礼名讳,请求改换它职,被授为尚书左丞。不久后,出任检校户部尚书、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

长庆四年(824年),唐敬宗李湛即位,柳公绰被加授为检校左仆射(《旧唐书·敬宗本纪》作右仆射)。不久后,宰相牛僧孺罢相,出任武昌军节度使。柳公绰准备军中的仪仗和礼节,在邮舍等候他,幕僚、部将都认为山南东道位高于武昌军,柳公绰对牛僧孺的礼节太重。柳公绰回答说:“奇章公(牛僧孺)刚刚离开相位。方镇尊重宰相,就是尊重朝廷呀!”最终仍以军容相见。

曾有一个道士进献丹药,柳公绰问是从哪里得到的,道士回答:“在蓟门(位于卢龙军辖境)。”柳公绰立即说:“可惜呀!药是从叛贼境内(指卢龙叛藩朱克融)得到的,即使灵验有什么用处?”就倒掉丹药,赶走了道士。邓县人郑怀政“病狂”,妄称自己是天子,柳公绰命人将其捕杀。

宝历二年(825年)十二月,唐文宗李昂即位,柳公绰回朝任刑部尚书(《旧唐书·柳公绰传》则将此事系于宝历元年)。

太和元年(826年)六月,柳公绰出任邠州刺史、邠宁庆节度使(即邠宁节度使),带检校左仆射衔。之前,神策军驻扎在各镇的部队,不听驻地节度使的指挥,所以敌军能乘隙袭扰边塞。柳公绰向朝廷论述利害关系,要求采用适当措施,因此朝廷命令神策行营军在边境危急时,全部接受邠宁节度使的指挥。至次年六月前,柳公绰已被免去邠宁节度使职。

太和二年(827年)六月,柳公绰被授为检校左仆射兼刑部尚书,这也是他第二次担任刑部尚书。

恩威并重

太和四年(830年)三月,柳公绰出任检校左仆射、太原尹、北都(太原)留守、河东节度观察等使(河东节度使)。适逢荒年到来,他节约开支,停止宴会,平日吃穿与士兵相同。

同年,回鹘派梅禄将军李畅赶一万匹马进行互市,所经过的地方都以礼相待,同时派兵防卫,以防止回鹘抢掠百姓。按河东镇旧例,应该是派士兵去迎接回鹘使者。待到李畅抵达边境后,柳公绰只派牙将祖考恭一人一骑去慰劳,用极友好的态度接待他。李畅感激柳公绰的恩德,流下眼泪,驱赶马群时在路上缓慢行进,不随意奔驰逐猎。李畅到达太原后,柳公绰更特设牙门,命令翻译官引导他参见,宴席如常。待李畅北还时,亦不敢侵扰百姓。

陉北的沙陀部族,以勇武、喜好争斗著称,九姓、六州等部族都怕它。柳公绰到任后,召来沙陀酋长朱邪执宜,命他直抵云、朔地区塞下,修理废弃的塞栅十一处,募兵三千,留驻在塞栅,以抵御北敌。朱邪执宜的妻子、母亲到太原,柳公绰让妻子梁国夫人慰问和招待他们,并赠送礼品。沙陀部族感念他的恩德,所以全力保护边塞。

返朝病逝

太和六年(832年),柳公绰患病,请求朝廷派人代替他。三月,朝廷授以兵部尚书,征其回朝。回到长安后,又允许他不上朝班行参见礼。四月初三日(5月6日),柳公绰去世,享年六十八岁。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号为“元”(《新唐书》、《唐会要》等均作“元”,仅《旧唐书》作“成”,故采前说)。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