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李宝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的孙子。父亲李翻,是西凉骁骑将军,祁连、酒泉、晋昌三郡太守。
李宝沉稳儒雅有度量,骁勇而善于抚慰接纳。
西凉嘉兴元年(公元417年),李暠去世,朝廷文武百官拥立李宝的伯父西凉后主李歆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凉州牧、护羌校尉,李歆继位。
嘉兴四年(公元420年),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攻打西凉,李歆与沮渠蒙逊在蓼泉交战,西凉大败。李歆被沮渠蒙逊所杀,李宝与父亲李翻、叔父李预等人向西逃往敦煌,沮渠蒙逊攻克西凉都城酒泉,西凉政权灭亡,归附北凉。
奉为君主
北魏泰常六年(公元421年),李宝的舅舅唐契携同李宝率西凉残众向北退至流沙以西的最后根据地伊吾,遂保聚伊吾,奉李宝为君主,并向柔然臣服,但是柔然册封李宝的舅舅唐契为伊吾王,所以后西凉的实际统治者是唐契。西凉遗民归附李宝的,逐渐达到二千。李宝谦恭地以礼接纳,深得他们的拥护,众人都乐于受他调遣,常常想着报仇雪恨。
归附北魏
北魏太平真君三年(公元44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遣将领到敦煌讨伐沮渠无讳,沮渠无讳弃城逃跑。李宝闻北凉败,率众自伊吾南回敦煌,修缮城池府第,图谋恢复先辈的大业。并派遣弟弟李怀达上表投降北魏。北魏太武帝嘉许忠诚,任命李怀达为散骑常侍、敦煌太守。另外派遣使者授予李宝使持节、侍中、都督西垂诸军事、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西戎校尉、沙州牧、敦煌公,继续镇守敦煌,四品以下官职允许秉承皇上旨意自行任命。
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入朝觐见,留在京师,任外都坐大官。改任镇南将军、并州刺史。回朝,任内都大官。
寿终正寝
北魏兴安初年(公元453年),李宝取代司马文思镇守怀荒镇,改任镇北将军。
太安五年(公元459年),李宝逝世,终年五十三岁。诏令赐给显示身份等级的制服一套,用原来的官职追赠,谥号“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