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阚泽

阚泽

阚泽
阚(kàn)泽(?—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 。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为“盖蜀之扬雄”、“今之仲舒”。赤乌六年(243年)卒,孙权为之痛惜,数日不食。阚泽曾撰有《乾象历注》一书,今已佚。另有《九章算术》,亦不存。据传,阚泽对圆周率也很有研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就是借鉴了他的成果。  

  • 中文名阚泽
  • 别名阚德润
  • 国籍孙吴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
  • 逝世日期公元243年(孙吴赤乌六年)
  • 职业经学家
  • 主要成就建议朝政,教授二宫
  • 代表作品《乾象历注》
  • 官职中书令、太子太傅
  • 封爵都乡侯
  • 典故阚泽佣书

家贫佣书

阚泽家中世代务农,但阚泽喜爱学习。因家贫无钱,便常为人雇用抄书,以此换取纸笔。抄完书后,他也就将那部书全部诵读完毕。他追记先生论讲,探究博览群书,并且通晓天算历法,由此声名显扬。 

仕途升迁

最初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又升为郴县令。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孙权为骠骑将军,召阚泽补任西曹掾。 

公元229年(黄武元年),孙权称帝,任命阚泽为尚书。嘉禾(232年-238年)年间,升任为中书令,加侍中。 

公元242年(赤乌五年),阚泽被任为太子太傅,仍兼职中书令。 

当世大儒

阚泽考虑到经传文章太多,很难得以全部应用。于是斟酌各家之说,节选三《礼》文字及各家注解以此教授两宫(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为他们拟定了出入及与宾客会见的礼仪。每逢朝廷讨论重要之事,有经籍方面的疑难之处,总是征询咨问他的意见。阚泽因为对儒学的勤奋钻研,被封为都乡侯。 

孙权曾问他:“书传的诗赋,哪样最美?”阚泽想借机譬喻以治乱的道理开导孙权,于是回答说贾谊的《过秦论》最好,孙权便览阅这篇文章。 

各官署都存在一些弊端,孙权打算增添律令条例,来控制臣下,阚泽每次都说:“应该依照礼仪、法律。”他的平和正直,都是如此。 

虞翻称赞阚泽道:“阚生矫杰,超过了扬雄。”又说:“阚子的儒术德行,又是当今的仲舒(董仲舒)啊!” 

公元243年(赤乌六年)冬,阚泽去世。孙权为此痛惜感悼,几天都吃不下饭。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