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侯景

侯景(北魏起义军将领)

侯景
侯景(503年-552年),字万景,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鲜卑化羯人。因左足生有肉瘤所以行走不稳,但是擅长骑射,因此被选为怀朔镇兵,后又被提升为功曹史、外兵史等低级官职。北魏末年边镇各胡族群起反抗鲜卑族的统治,侯景开始建立功勋,后来侯景投靠东魏丞相高欢。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率部投降梁朝,驻守寿阳。公元548年9月,侯景叛乱起兵进攻梁。公元551年他篡位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汉”,称南梁汉帝,史称“侯景之乱”。其后,江州刺史王僧辩、扬州刺史陈霸先先后发难,率领军队进攻侯景,侯景军队一触即溃。侯景死后,尸体被分成好几份,被人抢食。

  • 中文名侯景
  • 别名万景、狗子
  • 国籍中国
  • 民族羯族
  • 出生地怀朔镇
  • 出生日期公元503年
  • 逝世日期公元552年
  • 职业军阀
  • 国号
  • 称号宇宙大将军

早年经历

侯景少年时深受边镇剽悍好武风习影响,不拘小节,善骑射,骁勇好斗,做过镇功曹史。魏末北方大乱,侯景率领自己的部队投靠了尔朱荣,被尔朱荣任命为先锋。刚开始时,侯景向尔朱荣部将慕容绍宗求教兵法,没过多久慕容绍宗就向他咨询了。

梁大通二年(公元528年)八月,尔朱荣与葛荣在滏口展开大战,侯景俘虏葛荣,起义被镇压。侯景因功升为定州刺史。 

二易其主

高欢消灭了尔朱家族,侯景依靠原来与高欢同是怀朔镇的镇兵,又都参加过六镇起义的旧谊,率众投降高欢。高欢提升他为吏部尚书,不久官封濮阳郡公。 高欢很是重用侯景,封他为司徒,仍兼定州刺史,拥兵十万,统治河南地区。侯景是天生长短脚(右脚稍短),并不擅长武艺,但很有谋略。侯景对待士兵非常严苛残酷,立下不少战功。高欢虽然看出侯景的为人,但他深知此时强敌宇文泰在侧,正是用人之际,所以他没有限制侯景的势力。高欢临终前特别嘱咐儿子高澄要小心侯景 。而侯景向来轻视高澄,高澄上台后,他立刻叛变了。 

侯景一开始想获得宇文泰的支持,但宇文泰对他心怀戒备。不得已,他于公元547年(梁武帝太清元年)率部投降南朝梁。由于梁武帝希望借侯景的力量北伐成功,所以接受了他的投降,给他很高待遇(河南王、大将军、持节)。高澄派大将慕容绍宗进攻侯景,梁派贞阳侯萧渊明支援,结果大败,萧渊明被俘。

正在此时,东魏提出和解。侯景感到恐慌。梁武帝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继续与东魏进行谈判。侯景假冒高澄写了一封信,提出以萧渊明交换侯景,梁武帝接受。侯景大怒,于是叛变。 

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侯景拥立宗室萧正德为梁帝,改元正平。

擅断专权

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攻破台城,梁武帝萧衍被其饿死,侯景又立太子萧纲为皇帝,侯景自封为大都督,迫使美貌的溧阳公主嫁给他为妻;后又自封(逼皇帝封其)为“宇宙大将军”。 台城在久围之下,粮食断绝,疫疾大起,死者十之八九。侯景进入建康后,悉数驱赶满朝文武,让他们净身而出,命士兵将他们杀死,被杀的有三千人,又纵兵杀掠,尸骸填满道路。侯景其后陆续派军在三吴地区大肆烧杀抢掠。

梁大宝二年(公元551年),侯景废萧纲,再立豫章王萧栋为帝,改元天正。 同年,再命萧栋禅让,侯景登基为帝,国号汉,改元太始。追尊汉司徒侯霸为始祖,晋征士侯瑾为七世祖。于是追尊其祖侯周为大丞相,父侯标为元皇帝。 

尸骨无存

梁承圣元年(公元552年),侯景被陈霸先、王僧辩击败。侯景企图逃亡,被部下所杀。王僧辩将他的双手截下交给高洋,头颅送至江陵,尸体在建康街头暴露。当地百姓将其尸体分食殆尽,连其妻溧阳公主也吃他的肉,尸骨烧成灰后有人将其骨灰掺酒喝下。梁元帝萧绎下令将他的脑袋悬挂在江陵闹市上示众,然后又把头颅煮了,涂上漆,交付武库收藏 ,与篡夺西汉的王莽有着相同待遇。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