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郭承嘏

郭承嘏(唐朝晚期名臣)

郭承嘏
郭承嘏(?-837年),字复卿,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州)人。为晚唐名臣。出身太原郭氏。为检校工部尚书郭晞之孙,兵部员外郎郭钧之子,学者郭巢颍的父亲。唐开成二年(837年)二月,去世,赠吏部尚书。

  • 字复卿
  • 所处时代晚唐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长安亲仁坊(今陕西西安)
  • 逝世日期837年
  • 主要成就匡正时弊、清廉为官
  • 本名郭承嘏
  • 籍贯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州)
  • 祖籍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
  • 家世太原郭氏分支华阴郭氏家族

郭承嘏,字复卿,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州)人。曾祖父郭子仪,大唐中兴名臣。祖父郭晞,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工部尚书、太子宾客、赵国公。父亲郭钧,兵部员外郎、赠给事中。

生而秀异,乳保之年,即好笔砚。比及成童,能通《五经》。元和四年,礼部侍郎张弘靖知其才,擢升进士第,累辟使幕。历渭南尉。入朝为监察御史,迁起居舍人。丁内艰,以孝闻,终丧,为侍御史,职方、兵部二员外,兵部郎中。太和六年,加拜谏议大夫。频上疏,言时政得失。唐文宗以郑注为太仆卿,承嘏论谏激切,注甚惧之。本官知匦院事。九年,转任给事中。开成元年,出为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诏下,两省迭诣中书,求承嘏出麾之由。给事中卢载封还诏书,奏曰:“承嘏自居此官,继有封驳,能奉其职,宜在琐闼。牧守之才,易为推择。”唐文宗谓宰臣曰:“郭承嘏久在黄扉,欲优其禄俸,暂令廉问近关。而谏列拜章,惜其称职,甚美事也。”于是再度任给事中。

唐文宗以淮南诸道累岁大旱,租赋不登,国用多阙。及是,以度支、户部分命宰臣镇之。承嘏论之曰:“宰相者,上调阴阳,下安黎庶,致君尧、舜,致时清平。俾之阅簿书,算缗帛,非所宜也。”帝深嘉之,迁刑部侍郎。时因朔望,以刑法官得对,文宗从容顾问,恩礼甚厚。未及大用,以开成二年(837年)二月卒。承嘏身殁后,家无余财,丧祭所费,皆亲友共给而后具。搢绅之流,无不痛惜。赠吏部尚书。

郭承嘏三子:郭封颍、郭巢颍、郭栖颍。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