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经历
1938年7月5日,范曾出生于江苏南通的范式诗书世家。据家谱记载,先祖上溯可至北宋范仲淹先生。范曾出生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的半壁河山成为沦陷区,范曾在逃难途中呱呱落地的,在苏北的、农村中度过了颠沛的襁褓生涯。后进城时,发现家中财产已被变卖一空,剩下几间房间和几千册书,范曾儿童时代是在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中成长。
1942年,4岁进入城北小学幼稚园。在南通儿童智力比赛活动中,朗诵《岳阳楼记》《木兰辞》,获得特等奖第一名。1943年,5岁时入城北小学读书。1945年,进入南通女子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母亲缪镜心为校长,范曾品学兼优,累获嘉奖。1949年,南通解放,11岁考入江苏省立南通中学。1950年,12岁加入中国少年儿童队。1951年,加入南通市美术协会,与袁运生、顾乐夫并称“南通三小画家”。
幼年范曾
求学经历
考入南开
1955年,范曾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从学于雷海宗、郑天挺等史学名家,曾获南开大学优等生称号。学习期间,在吴廷璎教授教导下,范曾学习了日本、朝鲜和印度历史,使得他对亚洲和东方历史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研究先秦史的王玉哲、研究汉史的杨翼骧的教导,为范曾打下扎实的史学根基。外国史教授杨生茂、辜燮高和黎国彬、近代史专家来新夏,都对范曾有所教益。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转入央美
1957年,范曾十九岁,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美术史系,由母校推荐转学至中央美术学院。在离开南开时,吴廷璎十分惋惜地评价道:“中国可能少了一个优秀的史学家,而会多一个优秀的画家。”
授业恩师及弟子(13张)在美术史系学习期间,范曾跟随刘凌沧学习白描,他摹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备受老师夸赞。也跟随李斛练习素描,锻炼出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段。在美术史系学习期间半年后入中国画系,由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郭味蕖等艺术家亲自授课。其中对他的一生影响最大的是蒋兆和与他的人物画作品。蒋兆和教导学生不要被表面的光色迷惑,要从中国六法论的“骨法用笔”出发,把握对象结构,仔细观察物象,做到以形写神。在他教导下,范曾训练出扎实的造型能力。范曾也崇拜李可染深邃的艺术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李苦禅豪放的为人气派和博大的水墨画造诣。李苦禅一生出版的唯一一本大画册《李苦禅画集》的序言是范曾所写。
1960年,进入蒋兆和画室。1962年,所画作品《文姬归汉》(辅导老师为刘凌沧先生),获得郭沫若所题长诗,该诗后来被收录进《东风集》中。
艺术生涯
十年磨剑
范曾(6张)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分配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随沈从文编绘中国历代服饰资料,并临摹优秀绘画作品多件。1964年,到陕西西安山门品公社沙井村参加社教。与王宏多先生同时被打为“右倾”,至《社教二十三条》公布始得平反。1970年,32岁下放湖北省咸宁市“五七干校”。1971年,33岁回北京,继续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作画,其间所画《韩非子像》为代表作。1972年,范曾创作《毛在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母亲、大兄、二兄相继病故。1974年, “批孔运动”开始,范曾与贺捷生、白桦、张锲等联名上书周总理,揭发“四人帮”于文艺界倒行逆施的累累罪行。1976年, “天安门事件”发生,范曾因书大挽联和写悼总理文而被批斗。10月,“四人帮”被粉碎,“天安门事件”彻底平反。
厚积薄发
1977年新年,范曾于人民大会堂作大幅泼墨钟馗,以喻正气伸张,《人民日报》头版报道。1978年,《鲁迅小说插图集》出版,范曾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讲师、副教授。1978年,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1979年,范曾首访日本,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
1981年,应日贩株式会社之邀赴日本于东京举办个人画展。出版《范曾中国人物画》,获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设计一等奖。
1982年,范曾为南通广教寺法乳堂画十八高僧壁画并参加建成开幕式,画中高僧由巨赞大师、净慧法师拟定名单,此堂之设得赵朴初先生支持并为起名题匾。1983年,应日本西武百货店之邀,范曾举行个人画展于东京,获日本诸大学联合所赠“中日文化交流奖杯”,宋之光大使夫妇出席开幕式。
调入南开
1983年,日本冈山县日中友好协会和两备柽园财团联合倡议,在冈山县建立永久性的“范曾美术馆”,由日中友好人士冈崎嘉平先生任名誉馆长,这个倡议得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和国内文化部支持,1984年4月1日正式开幕。1984年,范曾调入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任系主任。1985年, “范曾美术馆”开幕一周年时赴日本,与宋之光大使夫妇同赴冈山参加庆典。
1986年,获日中艺术交流特别贡献金奖。其作品《灵运歌啸图》等藏于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八仙图》等藏于中国美术馆,《秋声赋》等藏于美国伯明翰博物馆。1986年,范曾捐款400多万元人民币建设东方艺术大楼,中国美术馆和天津博物馆先后举办“范曾画展”。为筹备赴日展览,在南开大学作画百余幅,发表《胸中浩气,笔底雄风》演讲,提出新思维十条,同年与亚明、宋文治、崔森茂、米景扬等组成画家代表团访美。
画展画集
1987年 ,为捐款建造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赴日本东京大孤、冈山举办“范曾画展”。1989年,与宋雨桂、冯大中举行联合国展,于香港出版《莽神州赋》画集、出版《祖国、艺术、人生》演讲集,日本出版《现代中国画坛的巨匠范曾》画集。经杨振宁视察,范曾同意于台湾寒舍画廊举行首展,出版《范曾作品集》,同年4月丰桥--南通友好城市建立,丰桥市美术博物馆举行“范曾美术名品展”。
1988年,东方艺术大楼动工,冈崎嘉平太、松田基等国际友人参加典礼,出版《范曾自述》、《抱冲逸兴》、《范曾怀抱》《范曾自书诗稿》等书籍。
1990年,应西武百货店邀请“范曾、宋文治画展”于日本举行并出版画集,于新加坡举办“范曾画展”,出版《范曾新作集》,与楠莉赴欧洲游学考察。1991年,在台湾举行“范曾巴黎新作展”,并出版画集。1992年,应瑞典皇家学院院士马悦然先生之邀到斯德歌尔摩大学讲学,《范曾精品集》出版并获香港出版优秀奖。
学术带头人
1993年,范曾游欧回国,继续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并被任命为学术带头人。同年,11月13日在巴黎与楠莉结婚。1994年,出版《范曾绘画一百幅》《范曾书法一百幅》。1995年,应罗拔教授邀请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讲学。1996年,范曾画风大变,更重简笔泼墨,有代表作《简笔老子》《泼墨钟馗》等,在深圳举行“范曾书画展”,出版《范曾画集》。1997年,《范曾诗稿》《十翼还甲自寿》出版。
中国文化研究所召开季羡林先生追思会,范曾,刘梦溪范曾,楠莉,姜昆范曾,王刚范曾,陈忠实季羡林,汤一介,范曾范曾,张国立范曾,林青霞范曾,朱军,郭达范曾看望季羡林先生范曾,唐国强,潘石屹范曾,赵忠祥录制《老赵会客厅》范曾,黄胄范曾,陈洪范曾,楠莉,刘晓庆,姜文周其凤、吴志攀看望范曾先生范曾,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范曾与南国画家欧豪年谈艺范曾,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范曾,陈道明,黄胄范曾,蒋纬国范曾,黄宏吴邦国,范曾范曾,李双江,朱军范曾,汤灿范曾,王利芬《国学开讲》范曾,崔自默,濮存昕,倪萍范曾,冯骥才范曾,叶嘉莹陈洪,王刚,张艺谋,范曾,邓婕,张国立,赵文瑄罗格,李长春,范曾陈省身,杨振宁,范曾,三位大师生死之交范曾,李奇茂,欧豪年范曾与徐悲鸿夫人廖静文范曾、杜维明对话《天与人:儒学走向世界的前瞻》范曾,姜昆,王志范曾,刘再复范曾,萨科奇范曾,王蒙范曾赠阎维文《满江红》范曾,郑渊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访问范曾先生范曾,周海婴范曾,明哲法师
1998年 , “范曾的艺术世纪大展献给2000年”于香港会展中心举办,陈省身、杨振宁、季羡林、李锐、吴祖光等致贺。作品《丽人行》以1200万港币出售,散文《风从哪里来》获散文奖。2005年4月6日,为新近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作画,17幅与教材选篇内容相关的人物肖像画。
持续创作
2008年,范曾获法兰西公民之星金质勋章,创作《唐人诗意图》被永久悬挂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为“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创作《弈秋课徒图》,在大会展厅最中央展出。2010年3月,为上海世博会创绘《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012年,“2012胡润艺术榜”公布,凭借2011年一年作品成交总额9.4亿元的成绩,范曾蝉联中国“最贵在世国宝艺术家”的头衔,其中范曾1997年所作《八仙图镜心》由北京九歌以6900万元拍出。2014年5月,由大中国书画院、中国青年网、人民艺术家网、中华风采网、《文艺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香港新闻报》以及楚汉集团、龙泉集团等联合推介《范曾研究》创刊号面世。2018年9月19日,应邀担任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名誉院长。2023年9月,获聘为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