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方蒙

方蒙(北宋殿中侍御史)

方蒙
方蒙(1031-?),又名方达源,字逢原,又字有本,号晹川,晚号主敬翁,北宋严州桐庐人人,唐诗人方干九世孙。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与弟方鼎(方鼎1040-?,字应求,哲宗元祐六年进士)俱登进士第。而蒙尤有声。初授丹阳令,升至监察御史,元祐间(1086-1094年),为殿中侍御史,绍圣(1094-1098年)初,累升龙图阁学士。方蒙为于世封于正封门人,将于氏三代七人之文章,辑录成书,名《七星集》。

  • 别名方达源
  • 字逢原,又字有本
  • 号晹川,晚号主敬翁
  • 所处时代北宋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桐庐
  • 出生日期1031年
  • 主要作品《七星集》
  • 本名方蒙

方蒙进士入仕后,位从丹阳县令升监察御史,又升为吏科给事中,其间办成三件大事。

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某地时值年荒,灾民累累,百姓流亡。方蒙深知百姓疾苦,上表朝廷,请求开仓,赈济灾民。在他的力挺下,无数灾民终于得救。

后又有一年,南面入侵,侵扰一方百姓,百姓生活不得安宁。方蒙一面出兵打击入侵者,一面安抚受害百姓,终于保住了一方太平。

不久,荆州又发生多起暴乱,州郡中平暴的官员李尚上奏朝廷说:危害百姓的暴乱难以除去,只有吏科给事中方蒙为官贤良又有正义感,如果派他去,暴乱一定会平息。于是朝廷就派方蒙去讨伐,后终于平息。平暴有功,哲宗皇帝钦赐方蒙为殿中侍御史。

卷四百七 元祐二年(丁卯,1087)续资治通鉴长编

監察御史趙挺之言:「北邊州郡多被水災,朝廷專委左司諫朱光庭奉命出使,體訪賑濟,而光庭公違法意,自上戶第一等至第五等,遍下州縣并行支貸,不論豐凶,不計等第,倒廩傾倉,名為借貸,而其實抑勒分配。臣願朝廷早議賑濟之法,將來催索上件借貸,亦乞寬為限期,以惠百姓。所有光庭違法害公,貽患百姓之罪,亦乞賜責降施行。」又監察御史方蒙言:「朱光庭奉使一出,而空河北措置之財。且措置司物料,其經營之勞多矣,儻給散有方,雖水旱凶荒,可為累年之備。一饑而散之殆盡,乞行黜降,以協輿論。」詔朱光庭具析以聞。(光庭具析,當考。光庭奉使在二月二十六日甲戌。)

监察御史方蒙言:“畿内沿汴、蔡河诸邑屯列禁旅,分置将领,虽以蕃卫帝室,亦取其漕运便顺,刍秣易供也。近者畿内诸邑军食无备,请下有司计置,纵未能有三年之积,亦不可无一岁之储。”诏户部速计置,常令有备。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