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法海

法海(清朝人物)

法海
法海(1671年-1737年),佟佳氏,字渊若,号陶庵,又号悔翁,满洲镶黄旗人。图赖之孙,佟国纲次子。清朝大臣。康熙进士,擢侍讲学士。1716年,擢广东巡抚。任内,疏请沿海官员应轻装简从。由粤东至浙江等处巡视海运,曾勘查海塘并请改土筑为木石筑,以加固堤岸、水闸,护沿海农田,均被康熙帝采纳。曾扈从康熙帝巡视齐鲁秦晋等省,并侍皇子讲读。后革职,赴西宁军营效力,及至,与皇子允禵交结。1723年,召还京,命提督江南学政。1724年,授浙江巡抚。任内,整顿驿站,颇有成效。1726年,迁兵部尚书兼内务府总管。1727年,因交结允禵、年羹尧,革职,诏发察罕托浑水利处效力。次年,回京。1736年,赏副都统衔,协理咸安宫事务。

  • 别名法海
  • 渊吝
  • 陶庵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满族
  • 出生日期1671年
  • 逝世日期1737年
  • 主要成就官至兵部尚书、内务府总管
  • 主要作品《悔翁集》
  • 本名佟佳·法海
  • 身份康熙帝表弟
  • 旗籍满洲镶黄旗
  • 父亲佟国纲

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改庶吉士,命在南书房行走。康熙三十七年(1698),授检讨,尚书房行走。康熙三十九年(1700)三月,充日讲起居注官。康熙四十四年(1705),迁侍讲学士。

康熙五十五年(1716),擢升广东巡抚。康熙五十七年(1718)正月疏言:沿海官员向有游巡之例,请轻装减从,由粤东至浙江、江南等处查勘海道,上特允所请。四月,疏言:雷州府属遂溪、海康二县近海洋田万顷,设堤岸包围,因年久未修,致潮溢侵田,海康人、现任福建巡抚陈璸奏请修筑,敕臣查明。臣查二县东洋塘堤岸十七处、水闸十三处向用土筑,今请改木石工,免随时修筑之劳,从之。先是广东巡盐御史常保奏撤盐政,交督抚专管。至是法海奏广东盐务紧要,不可无专辖之员,请仍遣御史。会抚臣督徵下部议行。八月,上览法海请安奏摺语意似病癫,命九卿询明议,奏议法海患噎膈,不胜封疆重寄,请革职。诏赴西宁军营效力。

雍正元年(1723),召还,命提督江南学政。雍正二年(1724)十一月,授浙江巡抚。六月,疏言吴上大夫伍员、唐武肃王钱鏐、宋安济公张夏实为浙江江海保障之神明,绍兴府知府汤绍恩创建三江闸有功,其地请各加封修庙,岁春秋致祭。得旨,伍员封英卫公,钱鏐封诚应武肃王,张夏封静安王,汤绍恩封宁江伯。八月,谕曰:法海操守颇好,但为人性情偏执,于外任不相宜,着调来京。是月,署兵部尚书。十二月,授左都御史。

雍正四年(1726)二月授兵部尚书,充,乡试正考官。七月,命协理礼部事兼内务府总管。十二月,谕曰:法海本无能之人,康熙帝加恩擢用,嗣因获罪,革职发往军营效力。伊至西宁,遂与允禵私相交结,允禵贪纵不法之事,法海并不劝阻,朕即位后,令允禵来京,法海乃效力废员,未奉朕旨即潜至京师,且謟附年羹尧称为天下豪杰,其所言之狂悖如此,朕近命法海往西宁搬塞思黑家口,伊竟不请训旨,冒昧前往。及至保定,又不候朕旨,擅将塞思黑家口带领来京,强交内务府收管,种种不法悖乱妄行,着革职挐问。

雍正五年(1727)闰三月,王大臣等议照大不敬律拟斩决,特旨从宽免死,发往察罕托辉在水利处效力。雍正九年(1731)十二月,命回京。乾隆元年(1736)五月,给副都统衔协理咸安宫事务。乾隆二年(1737)五月卒。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