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杜根

杜根(东汉官员)

杜根
杜根,字伯坚,颍川定陵(今河南省襄城县)人,东汉官员。杜根性情急躁而率直,永初元年(107年)通过举孝廉成为郎中,因公开反对邓太后摄政而被下令杖杀,杜根便通过装死逃过一劫。建光元年(121年)邓太后去世,汉安帝以公车特征杜根入朝,拜为侍御史。汉顺帝时被贬为济阴太守,后辞官归乡,享年78岁。

  • 全名杜根
  • 伯坚
  • 所处时代东汉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颍川定陵(今河南襄城)

杜根,字伯坚,是颍川定陵人。

反对邓后

杜根性格朴实,性情急躁而率直。永初元年(107年),被推举为孝廉,成为郎中。当时,和熹邓太后执政,杜根认为安帝长大了,应该亲自处理政务了,就和同一官署的郎中共同直言进谏说太后不该长久摄政。

邓太后大怒,拿下了杜根等人,下令用缣囊(白袋子)装着,在大殿上扑杀杖毙。

行刑的人在杖责杜根时并没有用力,对此,《后汉书》记载是司扑者知道杜根很有名气,所以让行刑得人打的时候不要太用力;而成书更早的《后汉纪》记载,是杜根“先知”自己的行为会遭到杖杀,于是事前“召司扑者阴共为意,乃使执扑者不加力”。打完后,杜根被运出城外。

装死避难

当时在北宫被打死的官员,都要被拉到上东门外扔掉。因为上东门是外郭城的城门,靠近邙山,接近墓地,运送方便。杜根被扔到上东门外,不久苏醒过来。邓太后派人来检查,杜根就装死,一动不动,躺了3天,身上创伤化脓,眼眶生了蛆,太后以为他死了,不再管他,他才得以逃脱,逃到宜城山(湖北西北部)做了一个酒保。

公车拜官

建光元年(121年),邓氏一族倒台,汉安帝身边的大臣都说起杜根等人的忠心。汉安帝以为杜根已经死了,于是昭告天下,寻找他的子孙,录为官员。杜根刚回到老家,就被奉为公车,又拜为侍御史。当时,平原郡的官员成翊世也因为劝说太后交还政权而被判罪,和杜根一起被征入朝,成翊世被提拔为尚书郎,与杜根同时任用。

有人问杜根说:“你当时遭遇灾祸,天下人也都和您一样坚持道义,而且您的知己故交也不少,怎么至于活的那么艰辛啊?”杜根说:“在民间躲藏,也不是与世隔绝。万一身份暴露的话,会祸及到自己的至亲好友,所以不能这么做啊。”

辞官病逝

汉顺帝年间,杜根被稍稍贬职,降为济阴太守。后来,杜根辞官返回故里,享年78岁。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