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陈能宽

陈能宽(著名金属物理学家)

陈能宽
陈能宽(1923.4.28-- ) 著名金属物理学家。湖南省慈利县人,男,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中物院前身)实验部主任、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副主任等职。曾任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陈能宽是中国核武器爆轰物理学的开拓者,多次在技术上参与领导和组织了国家核试验,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立下功勋。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工作中,主要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组织并参加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以及核装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在较短的时间内,攻克了技术难关,实现预期结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三项。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进步奖。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中文名陈能宽
  • 国籍中国
  • 民族
  • 出生地湖南省慈利县
  • 出生日期1923年5月13日
  • 职业材料学与工程学家
  • 毕业院校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美国耶鲁大学
  • 信仰共产主义
  • 主要成就对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代表作品《金属单晶体范性形变的几何学研究》《铝中滑移带的动态形成》

1923年5月,陈能宽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一个山沟里。

1942年,陈能宽从雅礼中学毕业,被保送到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46年毕业。

1947年,考上了由政府资助的自费留学,赴美国耶鲁大学。

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西屋电气)研究员。

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二机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 

1964年起,先后任第3、4届全国人大代表,第5、6、7、8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

1982 年,陈能宽领导进行的“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获得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同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1985年,获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6 年,同邓稼先一起作为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领奖代表登上主席台,接受国家的最高奖励。

1986年,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1987年2月,任国家863-410主题专家组首席科学家。

1988年,兼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进步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

1999 年,被授予研制“两弹一星”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