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柴禹锡

柴禹锡(北宋大臣)

柴禹锡
柴禹锡(943-1004年),字玄圭,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人。北宋大臣。留心治学,跟随晋王赵光义。宋太宗继位后,得受重用,历任供奉官、翰林副使、如京使、宣徽北院使、枢密副使、宣徽南院使等职,外放治理沧州、潞州、泾州、陕州、贝州等地。景德元年,去世,时年六十二,获赠太尉。

  • 本名柴禹锡
  • 玄圭
  • 所处时代北宋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大名

柴禹锡少年时,有客人见到他说:“你资质不凡,如果学习经术,必将位至将相。”柴禹锡从此留心治学。当时宋太宗赵光义仍是晋王,柴禹锡因为善于应对,得以在晋邸供职。

太平兴国初年,太宗授柴禹锡为供奉官。

太平兴国三年,改为翰林副使,升任如京使,并掌翰林司事。

柴禹锡每次夜晚值班,太宗因他是晋邸旧僚,经常召见询问宫外的事务。后升为宣徽北院使,在宝积坊赏赐住宅。又因诬陷秦王赵廷美一事,得以擢升为枢密副使。过了一年,再转任宣徽南院使。柴禹锡任官已久,更加勤勉。

雍熙年间,商议扩建宫城。柴禹锡有别墅在规划地域内,请求交换官邸,宋太宗因此轻视他。他又与宰相宋琪交好。适逢广州徐休复密奏转运使王延范不合法度的情形,而且说他攀附大臣,无人敢动摇。宋太宗因此询问宋琪、柴禹锡:“王延范是什么样的人?”宋琪的妻子与王延范是远亲,所以他极力陈说王延范忠诚勤勉,柴禹锡也在一旁帮着说话。宋太宗认为他们结党包庇,更加不悦。柴禹锡又为宋琪请求故相卢多逊的旧宅,宋太宗愈加恼怒,于是以“诙谐”为名罢免宋琪,并下诏切责柴禹锡,命他以左骁卫大将军出知沧州。

柴禹锡在沧州任上勤于治理,所辖百姓到滨州列举情况上报。改任涪州观察使,移任澶、镇二州驻泊部署。不久改知潞州,州内百姓请求延留柴禹锡三年,宋太宗下诏褒奖他。后来,移知永兴军,被召回朝廷,升任宣徽北院使、知枢密院事。

至道初年,授镇宁军节度使、知泾州。入朝拜谢之日,太宗对他说:“从宣徽院免职的人不过授防御使罢了,现在赐你旌节,加兼重镇,可谓优待了。”柴禹锡闻言,流泪哽咽。

咸平年间,调知贝州。当年,辽国军队突然来到城下,柴禹锡在城内严密守备,辽军不久退去。第二年,移知陕州。

景德初年,柴禹锡的孙子柴宗庆娶宋太宗第四女鲁国长公主,成为驸马,“升其行为禹锡子”。宋真宗于是召柴禹锡回朝,让公主到他的住宅拜见,行舅姑之礼。柴禹锡坚持推辞,不被允许。

之后,柴禹锡返回军镇,不久后便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被赠官太尉。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