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时期
雍正八年八月十八日(1730年9月29日),毕沅出生于镇洋(今江苏太仓)。毕氏先世居于安徽休宁,至明代时避居苏州昆山,又迁居太仓州,后太仓州中毕氏居住地被另设为镇洋县,毕沅家遂占籍镇洋。
毕沅幼年失父,由母亲张藻养育成人。张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才女,教授毕沅《毛诗》《离骚》,毕沅能做到过目成诵。他十岁时知悉声韵,十二岁习制举义,十五岁能作诗。稍长之后,至苏州灵岩山读书,跟随著名学者沈德潜、惠栋从学,学业大为长进。
一举夺魁
乾隆十八年(1753年),毕沅于顺天府乡试中举人。
毕沅像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举人身份授内阁中书,负责撰拟、结写诏令。后来入值军机处,担任素有“小军机”之称的军机章京,负责撰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三月,毕沅参加会试。四月参与殿试,五月被乾隆帝擢为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
毕沅中状元后,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他的仕途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乾隆三十年(1765年),升翰林院侍读学士。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迁左庶子。
治理陕甘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帝以其“才可大用,非词臣能尽其所蕴”,特旨补授甘肃巩秦阶道。曾随总督明山出关堪查屯田。后调安肃道道员。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十二月,授陕西按察使。乾隆帝出巡,毕沅朝见,奏告甘肃大旱,乾隆帝诏赈济,免速欠田赋400万。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擢陕西布政使。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擢陕西巡抚。黄河、洛水、渭河泛滥成灾,开仓赈济,救了若干人的性命。募民开垦荒地80余顷。疏渠灌田。置姬氏《五经》博士,奉祀文、武、成、康四王及周公墓。缮修华岳庙等名胜古迹。征集碑刻,储藏于学宫。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赏戴花翎。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听说有个叫高朴的官员在叶尔羌私采玉石,运送回京。毕沅逮捕审讯高朴的仆人,没有问出什么。乾隆帝降旨斥责毕沅草率。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因母亲张藻去世,毕沅离职守丧。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陕西巡抚缺员,乾隆帝诏:“毕沅在西安任职很久,在家守丧快一年了。特命毕沅署理陕西巡抚。这是特殊情况,不是开在职守丧的先例。”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甘肃河州发生内乱,毕沅会同西安将军伍弥泰、提督马彪等率兵前往镇压,事平论功,乾隆帝赏毕沅一品顶戴。甘肃一些州县谎报灾情,冒领赈济,毕沅未据实参奏,乾隆帝让毕沅自行定罪。毕沅请罚款白银5万两,以充军饷。御史钱沣奏劾毕沅之罪应与冒赈等同,当照冒赈议处。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帝降旨,褫夺一品顶戴,降为三品。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复为一品顶戴。守丧期满,实授陕西巡抚。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甘肃再度发生内乱,毕沅遣兵镇压,受到乾隆帝的奖励。
历抚豫荆
图片乾隆五十年(1785年)二月,调为河南巡抚。毕沅上疏指出黄河北岸一带连年干旱,租税收不上来,仓廪空虚,请截留漕粮二十万石备用。并不得私自囤积粮米,以平粮价。疏通贾鲁河、惠济河以利漕运。他的奏请皆获诏准。奉诏去调查淮水发源地,查明源自桐柏山。乾隆帝御写《淮源记》赐他。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六月,赏赐黄马褂,擢湖广总督。伊阳县(今河南汝阳)杀官首犯秦国栋等人迟迟没有缉获,乾隆帝降旨责斥,将他罢归陕西巡抚。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长江在荆江决口,乾隆帝复命毕沅为湖广总督。毕沅到任,上疏:“长江自松滋(今属湖北)流至荆江万城堤,折而东北流,荆水无处散泄。请筑对岸杨林洲土坎、鸡嘴石坝,逼水南流,冲涮洲沙,可克壅遏。”又请修筑襄阳等处堤坝,凿四川、湖北一带长江的险滩,便于云南钢铁的漕运。同年底,章学诚到武昌署投入他的幕下,他在武昌水陆街择一公馆,出其私人藏书20万卷,让章学诚编书修志。修成有《麻城通志》《湖北通志》《史籍考》等。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帝的宠臣和珅四十大寿。毕沅赋诗十首相赠。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陕西安康、四川大宁(今重庆巫溪)发生叛乱,传言来自湖北,毕沅被贬为山东巡抚。
姚仔绘《毕尚书荣归图》乾隆六十年(1795年),再授湖广总督。湖南苗人石三保造反,奉命赴常德、荆州督饷,克尽职守,赏戴花翎。
嘉庆元年(1796年),枝江(今属湖北)人聂杰人等造反,破保康(今属湖北)、来凤(今属湖北)、竹山(今属湖北),围攻襄阳。毕沅自辰州(州治今湖南沅陵)赶赴枝江镇压,当阳(今属湖北)又落入聂杰人手中。嘉庆帝诏罢毕沅官。诏令未到,毕沅攻克当阳,嘉庆帝又下诏复毕沅职,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毕沅擒获石三保、吴半生、吴八月等人,惟叛乱者的首领石柳邓还没捉拿到。毕沅上疏,请撤各省军队,留二、三万兵分守苗疆要隘。未被允许。不久石柳邓被俘,嘉庆帝命毕沅赴湖南镇抚。毕沅上疏请求修筑樊城城墙,以工代赈。
生前身后
嘉庆二年(1797年)六月,毕沅手足麻木,嘉庆帝赐“活络丸”药。七月初三日(1797年8月24日),毕沅在湖南辰州的当阳旅馆中积劳病逝,享年六十七岁,归葬于灵岩山的东北麓。嘉庆帝闻奏,下诏追赠毕沅为太子太保。但说他在湖广总督任内失察过多,未加谥号。八月,被追夺太子太保。毕沅死后被葬于苏州吴县木渎灵岩山麓上沙村。
嘉庆四年(1799年),太上皇乾隆帝去世,嘉庆帝查办和珅,将其抄家赐死。毕沅与和珅颇有来往。嘉庆帝于是追究毕沅在湖广办理“教匪”失察,下旨不准承荫,革去长孙承袭世职及次子承袭荫生,籍没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