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立嗣是一个重要,也是难以避免的问题,皇家自然不必说,立嗣确定继承人事关国本,诸侯家,士大夫家则关系家族荣耀,关系着一家甚至一族人的命运,即使是民间(当然这不叫立嗣,叫分家)也有时会因为争夺家里的几亩田地,几件房子挣得头破血流。
由上看来,立嗣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古代有一句话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个应该就是一般的标准吧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小说,不完全等同于正史,但是里面依然有许多涉及到立嗣的问题,这篇随想,就是简单对演义中的重要立嗣问题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般看来,袁绍是三国演义中立嗣失败的典型代表之一,正是因为袁绍立嗣失败,导致了袁家兄弟自相残杀,以至于后来被曹操各个击破,最终袁家覆没,四世三公之门,尽归尘土,但是在我看来,这里面还是有一些东西需要分析
真正有资格作为袁绍后嗣的人不外乎三个,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子袁尚,但是通过读演义,我们可以知道,实际上,有可能继承的人,只有袁谭和袁尚,袁熙性格能力都没有太出彩的地方,掠过不提
长子袁谭,驻守青州,三子袁尚留在了袁绍身边
他们各有各的优势:
袁谭一方,一是年龄居长,作为袁绍的大儿子,如果作为后嗣,也理所应当,而且在一部三国演义中,长幼有序是一个被反复提到的话题,废长立幼往往会被认为是取祸之道,曹操袁绍刘表都碰到了类似的情况。二是得到了丰富的锻炼,年纪不大,出镇一州,相比于袁尚,他的锻炼机会更多一些。三是有羽翼辅佐,袁绍给他配备了2名谋士,辛评和郭图,辛评忠心耿耿,最后被气死,没有投降。郭图虽然在官渡一战的表现比较拙劣,但是对袁谭的忠心也并不差,而且关键时刻出出主意还得靠他。
袁尚一方:一是留在袁绍身边,如果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