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施立松

1922年春天的早晨,北京大学“性学”教授张竞生,就着吹面不寒的杨柳轻风,意兴阑珊地吃着“营养”早餐,一杯牛奶、三片面包,外加一份报纸。爱情,在不经意间来临了。

  《北京晨报》副刊上登载的一则讲述故事吸引了张竞生。一位叫褚松雪的女子,自述不愿意接受包办婚姻,愤而脱离家庭关系,只身从遥远的浙江嘉兴逃到山西阳高,在穷乡僻壤的县立女校担任校长。她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她请人把菩萨塑像搬出庙堂,腾出庙堂充当教室,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

  张竟生眼前一亮:这不就是中国的娜拉吗?他内心,波涛汹涌,推开窗子,对着远天,仰头高歌长笑。就是她了!张竞生没有犹豫,立刻提笔给褚松雪写信,赞赏她的行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