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才成群地来?这句有名的发问,出自二十世纪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Kroeber)之口后,便迅速风靡全球。如果背景搁在气象雄伟的大唐,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神童成群地来? 之所以有这样的发问,自然是因为有人做过一番统计工作。这个人就是明代著名的文人雅士胡侍。胡侍于其所著的《真珠船》一书卷六中,列有“幼慧”一条。所谓“幼慧”,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神童了。在这个条目下,胡侍收录了不少唐代的神童们。抄录于下:
案中冤案(董荫孤)
八洞天(笔练阁主人)
八段锦(佚名)
白牡丹(翁山柱砥、何梦梅)
百花野史(一笑主人)
北里志(孙棨)
北梦琐言(孙光宪)
禅真逸史(方汝浩)
常言道(落魄道人)
朝野佥载(张??)
三国演义(罗贯中 )
西游记(吴承恩)
水浒传(施耐庵)
红楼梦(曹雪芹)
聊斋志异(蒲松龄)
警世通言(冯梦龙)
醒世恒言(冯梦龙)
喻世明言(冯梦龙)
初刻拍案惊奇(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凌濛初)
民間傳說之--白蛇傳(白素貞)
最后七日:汨罗江畔的生死抉择
山海经和中国古代神话的资料
千古天问:一个绝望哲人的宇宙拷问
民间故事里的幽默与讽刺,反映社会百态
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图
梦游天姥山:李白的求仙问道
“压岁钱”的传说
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凤凰亭传说
乞丐相逢 (打一成语)
百岁老人 (打一中药名)
身穿梅花袍,头上顶双角,窜山又越岭,全身都是宝 (动物)
一下就回 (打一字)
神着 (打《楚辞》一句)
美人独去再次归 (打一字)
中国木偶 (广西地名)
像棵小树长田中,结的子儿红又红,能当饭吃能酿酒,能做炊帚和条帚。 (打一农作物)
子又有子 (常言俗语三字)
又添五双手 (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