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故城县、枣强县、南宫县、威县部分,以及山东武城县、高唐县、临清县、夏津县),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详细]
“东海三何”指的是南朝梁朝的三位诗人何逊、何思澄、何子朗的并称。在《南史·文学·何思澄传》中说:“初,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详细]
南梁(502年-557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子姓萧国后代)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详细]
刘裕,字德舆,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年落拓,后投入北府兵刘牢之部下。他不仅镇压了孙恩、卢循,而且讨灭了桓玄和割据益州的成都王谯纵。继而又北灭南燕、后秦,收复洛阳...[详细]
翰林学士,是古代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详细]
自古以来,青楼女子的命运向来是不由自己掌控。她们附庸风雅、攀权附贵,无非是为了结束自己浮华而空虚的风尘岁月,找到意中人,过上平静的生活。但是这其中的一些女子,或...[详细]
钟离之战,亦名邵阳之役,为中国南北朝南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507年),梁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战胜北魏军的防御作战。此役为梁武帝讨伐北魏中具关键意义的一战,亦...[详细]
西魏(535年―556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由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国号"大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南梁对立,建都长安(今西...[详细]
魏晋以后,特别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用“祖”作为庙号已经泛滥。[详细]
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陈太建十二年、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北周在消灭叛将尉迟迥后,迥部将席毗罗仍拥兵10万,屯于沛县(今江苏沛县东),欲进攻徐州(今江...[详细]
丙子虏乱又称丙子之役指的是1636年至1637年之间,清军为了攻打明朝解除后顾之忧而发兵朝鲜的一场战
左宗棠戡定新疆
廓尔喀之役
英国侵藏战争
云南回民起义
丁卯胡乱
贵州苗乱
川楚白莲教起义
廓藏战争
癸酉之变
侯景之乱爆发后,孙瑒获授假节、宣猛将军、军主。后受同学王琳的推荐,参与平定侯景之乱,屡立战功。王琳领
南北朝天下第一猛将,勇武过人,死的却很惨
历史上杀过三位皇帝的牛人:南北朝北周权臣
南北朝审贪官:为何抗拒从严才能回家过年
虚伪的禅让:南北朝时期的“禅让”是做戏吗?
魏晋南北朝时期抄书成风 期间用纸量到底有多大呢
裴松之简介 南北朝史学家裴松之与《三国志注》
南北朝服饰: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
南北朝名将檀道济:戎马疆场却含冤而死
中国魏晋南北朝百姓服饰 魏晋百姓服饰种类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