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事件 >唐朝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通常是指唐代统治后期的九世纪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 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详细]

元和中兴

元和中兴

元和中兴是指唐朝唐宪宗在位时因治国有方,国家政治一度回到正轨的时代,视为中兴之局。由于唐宪宗在位是用元和为其在位期间之年号,因而得名。唐宪宗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详细]

永贞革新

永贞革新

永贞革新是唐顺宗 永贞年间官僚士大夫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的改革。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持续时间100多天。最后俱文珍等...[详细]

奉天之难

奉天之难

又名“二帝四王之乱”。这是一场由于削藩而引发的叛乱,是晚唐败落的标志事件之一。可以分为四镇之乱和泾原兵变。[详细]

李愬雪夜袭蔡州

元和十二年九月,唐随邓节度使李愬认为平定淮西叛乱的时机已成熟,决定袭击蔡州。李愬令将士略作休整,留下500人镇守,以切断淮西洄曲守兵退路,然后率大军冒着大风雪继续东...[详细]

修订《大唐雅乐》

政事堂是宰相议事之所,唐初设于门下省。宰相上午在政事堂议事,下午回本衙办公。凡是军国大事和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均需经由政事堂会议议廖,奏请皇帝批准。政事堂会议是...[详细]

武承嗣罢相

武承嗣是武则天亲侄,武则天即皇后位后,贬杀承嗣父武元爽、伯父武元庆,立承嗣为礼部尚书,参议政事。武则天临朝称制,废中宗,立睿宗,武承嗣劝武则天改唐为周,谓武氏当...[详细]

唐蕃和亲

除小的边界摩擦之外,两国还多次发生大的军事冲突。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91次,其中唐入吐蕃66次,吐蕃入唐125次。634年,松赞干布遣使入贡并请婚。唐太宗婉言拒绝,派冯德遐...[详细]

公元820年~907年的唐朝

广大农民的处境日益恶化,阶级矛盾迅速激化。作为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已成为藩镇所摆布的傀儡,大唐已是名存实亡了。907年唐哀帝被迫禅位于梁,曾盛极一时、统治长达2...[详细]

始置节度使

景云元年十月二十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被任命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唐自此开始设置节度使。按照唐朝的规定,只要是任命亲王为节度大使而亲王本人不在职位上处...[详细]

事件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