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得重用
祖约家族世代担任俸禄二千石级别的官职,是北方州郡中的世族。父亲祖武,曾任晋王司马睿的副官、上谷太守。祖约兄弟六人,哥哥祖该、祖纳、祖逖等都豁达爽直而有才干。
祖约最初以孝廉的身份担任成皋县县令。永嘉五年(311年),发生永嘉之乱,祖约随兄长祖逖渡江,被晋王司马睿引为掾属,与陈留人阮孚齐名。后转任从事中郎,主管人才选拔和推荐。祖逖北伐建功后,祖约也逐渐得到重用,升任侍中。
接替兄职
太兴三年(321年),祖逖病死,祖约接替祖逖职位,担任平西将军、豫州刺史,并接管祖逖的部众。祖约与祖逖是同母所生,祖约与祖逖十分亲近。祖约与祖纳是异母兄弟,祖纳得知祖约接管了祖逖的部众,心中很是不满,就秘密向晋元帝司马睿报告说:“祖约怀着凌驾于君主之上的禀性,应压制而使用他。现在他侍奉在君王身边地位显赫,如果给予他权势,将会成为作乱的阶梯。”晋元帝认为祖纳妒忌其弟祖约显贵得宠,没有听信。当时人们也认为祖纳、祖约不是一母所生,祖纳忌恨弟弟的显贵得宠,便有这一席话。但祖约没有安抚控制部下的能力,士卒多不依附与他。
自从祖逖死后,后赵屡次侵犯黄河以南地区。永昌元年(322年),后赵夺取东晋的襄城、城父,围攻谯郡。祖约因抵挡不住,便退守寿春。于是,后赵攻取陈留,梁州、郑州地区的形势又变得动荡不安。
太宁二年(324年),王敦举兵反晋,祖约回京保卫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率军进驻寿阳,驱逐王敦任命的淮南太守任台,因功被封为五等侯,进号为镇西将军,受命屯驻寿阳,成为守卫北部边境的主力。
渐生怨望
太宁三年(325年),晋明帝司马绍去世,遗诏命太宰、西阳王司马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壸,车骑将军郗鉴,中书令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丹阳尹温峤辅佐朝政。祖约自认为名气和资历不在郗鉴和卞壸之下,却没有得到晋明帝的临终顾命,他又希望开府,还有多次上表所请的事都没有获准,因此心怀怨恨。
咸和元年(326年),后赵石聪率军进攻寿春,祖约多次上表请求朝廷派兵援救,但朝廷没有出兵支援。石聪久攻寿春不下,于是进犯淮南诸地,杀掠五千多人,建康大震。朝廷忙命王导为大司马、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驻军江宁,以抵御后赵。历阳内史苏峻派部将韩晃击退石聪后,朝廷准备在江南修筑涂塘以防御后赵。祖约闻知后认为自己被朝廷抛弃了,心中愈加怨恨。
举兵叛乱
咸和二年(327年)十一月,庾亮欲削苏峻兵权,遂征其为大司农,加散骑常侍,位特进。苏峻不应命,并联络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起兵。祖约对朝廷怨恨已久,遂派侄儿沛国内史祖涣与淮南太守许柳领兵与苏峻会合。
咸和三年(328年)二月,苏峻攻陷建康,执掌朝政,自任骠骑将军、录尚书事,以祖约为侍中、太尉、尚书令。四月,庾亮、温峤推陶侃为盟主,起兵讨伐苏峻、祖约,并陈述其罪状。六月,石勒派石聪南侵,并进攻祖约。由于部将背叛,祖约大败,逃奔历阳。
咸和四年(329年)正月,冠军将军赵胤派部将甘苗率军猛攻历阳。祖约弃城北逃,将领牵腾则率众献城投降。
宗族被灭
祖约北逃后,率宗族及亲信数百人投降后赵天王石勒。石勒十分鄙薄祖约,久久不愿接见他。
咸和五年(330年),后赵右仆射程遐进言于石勒:“天下初定,应明罚敕法,显示顺逆。从前汉高斩丁公,赦季布,便是此意。大王自起兵以来,褒忠诛逆,中外归心,惟江左叛臣祖约,犹存我国,窃为不解。且约大引宾客,又占夺先人田里,地主多衔怨切骨,大王何尚事姑容,不申天罚呢?”
石勒于是派人送书信给祖约,表示:“祖侯远来,未得欢会。今幸西寇告平,国家无事,可邀集全家宗族子弟,来京一见。”但在当天石勒却称病推辞不见,改让程遐会请祖约。祖约自知大难临头,饮酒至醉。祖氏一族百余人全部在市集被杀,妇女被分赐诸胡为妾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