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景元三年(263年),荀崧出生于名门之家,为荀彧玄孙,荀頵之子。很小时候,堂曾祖父荀顗(荀彧之子)看中他可以光耀门楣。成年后,喜好文学,志趣高雅,与王敦、顾荣、陆机等人结交。后来赵王司马伦任命他相国参军,累官至侍中、中护军。
王弥攻破洛阳,荀崧与百官逃奔到密县。还没有到的时候母亲去世了,他驾车载着母尸与同行的官员失散,被王弥的士兵追上砍成重伤。后来苏醒过来,于是把母亲下葬在密山。丧期结束后,担任襄城太守,进爵舞阳县公。后来,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担任平南将军,镇守宛,改封曲陵县公。宛城被杜曾包围,女儿荀灌突围出城请来救兵,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随东晋朝廷渡江后,征拜尚书左仆射,与刁协共定中兴礼仪制度。
苏峻之乱时期,晋成帝被挟持到石头城,荀崧侍奉在成帝身边不曾离开。动乱平息后,晋成帝前往温峤所在的船上,荀崧年老又生重病,却仍然跟随。太宁初年,加散骑常侍,后领太子太傅。以平王敦之功,更封平乐伯。坐使威仪为猛兽所食,免职,累官至右光禄大夫、录尚书事。年老后,依旧不倦学习。
咸和三年(328年),荀崧去世,时年六十七岁。加赠侍中,谥号为“敬”。
升平四年(360年),荀崧改葬,晋穆帝下诏赐钱一百万、布五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