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于洛拔

于洛拔(北魏尚书令)

于洛拔
于洛拔(415~458年),本姓万忸于氏,名拔,字洛拔,代郡桑乾县(今山西省山阴县)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大臣,太尉于栗磾之子。门荫入仕,起家侍御中散。仪容美好,谦恭谨慎,得到世祖拓跋焘宠爱。参与平定凉州,授监御曹令。太子拓跋晃监国时期,迁候宫曹领事,袭封新安郡公。出任散骑常侍、营州刺史,镇守和龙,颇有政绩名声。迁安东将军、外都坐大官。平定陇西屠各王景文叛乱,授殿中尚书,累迁尚书令兼侍中。为政恭谨严肃,百官十分敬畏。文成帝太安四年,去世,时年四十四岁,获赠司徒、并州都督。

  • 本名于拔
  • 洛拔
  • 所处时代北魏
  • 民族族群鲜卑族
  • 出生地代郡桑乾县
  • 出生日期415年
  • 逝世日期458年
  • 主要成就平定凉州 镇守和龙 宰衡政事
  • 官职尚书令、侍中
  • 爵位新安公
  • 封赠司徒公 并州都督

于洛拔继承父亲爵位为新安公。年轻时因为是功臣的儿子,任侍御中散。仪容美好,善于对答,谦恭谨慎。世祖对他非常宠爱,因而赠给他名号。皇上征讨,常常担任侍从护卫,被提拔为领监御曹事。

于洛拔跟从征讨凉州,平定以后,被赐给奴婢四十人,改任监御曹令。恭宗做太子时,以重礼相待,于洛拔以为恭宗虽然是嗣君,不应当反过来私自结交,经常畏惧退避,降任领候宫曹事。不久,继承爵位。

于洛拔出任使持节、散骑常侍、宁东将军、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因有政绩和能干的名声,晋升为安东将军。又任外都大官。适逢陇西屠各王景文等依仗险要造反夺权,私封王侯,高宗诏令于洛拔与南阳王元惠寿统领四州军队讨伐平定他们,把他们中的邪恶党徒三千多家迁徙到赵魏两地,改任侍中、殿中尚书。

不久,于洛拔升任尚书令,仍兼侍中。在朝恭谨严肃,百官敬畏。太安四年去世,享年四十四岁。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