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勖(约659-740),本姓苏,罗州石城人(现广东廉江市)。唐玄宗时的著名太监,为人残暴,有军事才能。
幼年为内官杨氏所养,阉割后,在内侍省服侍。因讨伐叛将李多祚有功,被越级提拔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内常侍。杨思勖有膂力,残忍好杀。随唐玄宗诛除韦氏后,便成为心腹,官至右监门卫将军。
唐玄宗开元初年,安南首领梅玄成叛乱,自称“黑帝”。与林邑、真腊国通谋,攻陷安南府。唐玄宗命杨思勖率兵讨之。杨思勖军至岭表,募兵十余万,取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故道以进,出其不意。玄成突然闻听唐兵来到,计无所出,竟为所擒,临阵斩首。
开元十二年,五溪蛮族首领覃行璋作乱,杨思勖又奉命前往讨伐,生擒行璋,斩其党三万余级,以军功累加辅国大将军。后从东封,又加骠骑大将军,封虢国公。
开元十四年,邕州贼帅梁大海拥宾、横等数州反叛。思勖又统兵讨之,生擒梁大海等三千余人,斩余党二万余级,复积尸为京观。
开元十六年,泷州首领陈行范、何游鲁、冯璘等聚徒作乱,陷四十余城。陈行范自称帝,何游鲁称定国大将军,冯璘称南越王,割据岭表。唐玄宗命杨思勖率永、连、道等兵及淮南弩手十万人进讨。兵至泷州,大破敌军,于阵上活捉何游鲁、冯璘,斩首。陈行范逃至深州,也被擒斩。
杨思勖虽然是太监,但生性刚毅果决,有军事才能,只是性情凶暴,每次俘虏敌人,大多生剥其面,甚至剥去头皮,手下士卒,无不畏惧,也因此惟命是从,所向立功。有一次,内给事牛仙童出使幽州,被密报接受刺史张守珪的贿赂,唐玄宗大怒,命杨思勖杀之。杨思勖将牛仙童绑起来,生挖其心,砍去手足,割其肉而生吞,残酷无比。
杨思勖性情刚烈,治军威严,部下偏裨将领汇报军事时,对他都不敢仰视,所以用兵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无敌,但他对待俘虏过于残酷,不近人性,或生剥其面,或削去头皮,因而敌人都望而生畏,这也使得他在多次平叛中都获得了胜利。
杨思勖虽然战功显赫,但他对唐王朝一直忠心耿耿,并没有居功自傲,攫取政权,因而也算是一个好宦官
开元二十八年,杨思勖因病去世,时年八十余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