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薛讷

薛讷(唐朝名将)

薛讷
薛讷(649年-720年),字慎言,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初将领薛仁贵之子。唐朝名将。薛讷在武则天执政时,曾任蓝田令。后突厥族南下侵扰河北等地,武则天遂命其摄左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率大军抵御突厥之扰。后又转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兼检校左卫大将军。唐玄宗即位后,薛讷任左军节度。开元二年(714年),命薛讷与左监门将军杜宾客、定州刺史崔宣道等率军,以讨伐契丹等少数民族部落叛乱。同年,西部的吐蕃族大将坌达延、乞力徐等率其军队进攻临洮、兰州、渭州之渭源等地。唐玄宗即命薛讷摄左羽林将军,为陇右防御使,与太仆少卿王晙等率军队反出。十月,薛讷所率唐朝军队与吐蕃军队在渭源的武阶驿展开激战,“大破贼众,追奔至洮水",两军再战于长城堡,又获大胜,“杀获万人,擒其将六指乡弥洪,尽收其所掠羊、马,并获其器械,不可胜数”。拜薛讷为左羽林军大将军,复封平阳郡公。随即又命薛讷充凉州镇军大总管。开元八年(720年)逝世,年七十二岁。唐玄宗赠其为太常卿。史称:“讷沉勇寡言,临大敌而益壮。”一生宦迹,多镇守边关。虽然在滦河一役败于契丹,却仍有屡胜突厥、吐蕃之功绩,不可泯灭。

  • 慎言
  • 所处时代唐朝
  • 出生地绛州万泉
  • 出生日期649年
  • 逝世日期720年
  • 主要成就多次击破吐蕃、突厥
  • 本名薛讷
  • 官职朔方道行军大总管
  • 爵位平阳郡公
  • 追赠太常卿
  • 谥号昭定

将门虎子

薛讷是名将薛仁贵的长子,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他薛讷自城门郎之职入仕,后任蓝田县令。有一倪姓富商在御史台整理私人债务,贿赂中丞来俊臣。来俊臣私自拿出义仓米粮数千石给倪富商,薛讷不惧来俊臣威势,反对道:“义仓本备水旱,以为储蓄,安敢绝众人之命,以资一家之产?”坚持不给。后来,来俊臣犯事下狱,这件事也就罢休了。

圣历元年(698年),后突厥阿史那默啜入侵河北,武则天以薛讷将门虎子,提拔其为左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临行前,武则天在同明殿召见薛讷,薛讷道:“丑虏恁凌,以卢陵为辞。今虽有制升储,外议犹恐未定。若此命不易,则狂贼自然款伏。”武则天非常赞同其观点。不久拜其为幽州都督兼安东都护。转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兼检校左卫大将军。他镇守边疆多年,累有功勋。

亚夫之风

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在新丰讲武,薛讷当时为左军节度。唐军军容不整,玄宗震怒,流放兵部尚书郭元振,杀给事中、知礼仪事唐绍。各路军马震惊失措,队形散乱,只有薛讷和朔方道大总管解琬二人所领兵马岿然不动。玄宗派遣轻骑宣召薛讷,企图进入薛讷军营。但薛讷治军严整,严禁使者随意进入军营。玄宗大加赞赏,特意慰勉,盛赞薛讷有周亚夫之风。

连战吐蕃

参见:滦水谷之战、武街之战

契丹及奚与突厥连和为边患,开元二年(714年)薛讷奏请进击契丹,复置营州(治今辽宁朝阳),玄宗赞同。七月,薛讷与左监门将军杜宾客、定州刺史崔宣道等率兵二万人出檀州(今河北密云)进击契丹。杜宾客认为正值酷夏,天气炎热,将士们披甲执戈,携带粮草深入敌境,恐怕很难获胜。中书令姚元崇也赞同杜宾客的意见。然而薛讷却说:“夏月草茂,羔犊生息之际,不费粮储,亦可渐进。一举振国威灵,不可失也。”群臣商议,都认为不宜出兵。玄宗即位之初,欲威服四夷,采纳薛讷意见,令薛讷同紫微黄门三品,总督兵马征讨奚、契丹。六月,薛讷行至滦水山峡中,契丹发动伏兵,前堵后截,并从山上向下攻击,唐军大败,死者十分之八九,薛讷与数十骑突围得免。薛讷与数十骑突围得免,被契丹人嘲笑为“薛婆”(老怯如婆)。崔宣道领后军,未能及时支援,听闻薛讷兵败后,亦撤军。

薛讷像战后,薛讷归罪于崔宣道、李思敬等八人。唐玄宗下制,将其全部在幽州处死,又将薛讷免死,削官为民,同时赦免杜宾客之罪。

同年八月,吐蕃大将坌达延、乞力徐等率众十万进攻临洮军,又进攻兰州及渭州的渭源县,掠夺牧马而去。为对抗吐蕃,玄宗再度起用薛讷,以白衣摄左羽林将军、陇右防御使,与太仆少卿王晙等率兵邀击吐蕃军。

十月,吐蕃再次进攻渭源。同月初二,玄宗下诏准备御驾亲征,并发兵十多万人、马四万匹,迎击吐蕃。初十,薛讷在武阶驿(今甘肃临洮东)对抗吐蕃军。王晙则率两千兵马奔袭二十里外的大来谷口,配合薛讷大军作战。吐蕃大将坌达延于此驻有十万兵马。王晙选七百勇士伪装夜袭吐蕃军,吐蕃军误认为唐军主力赶到,惊恐之中,自相残杀,死亡一万余人。王晙率军获胜后,即挥兵武街驿。再选壮士乘夜偷袭吐蕃军。吐蕃大军乱作一团,薛讷亦率兵杀到,前后夹攻,大败吐蕃军。坌达延率残部向洮水(甘肃临潭西北)逃窜,薛讷指挥唐军紧追不舍,双方激战于长城堡(在今甘肃临洮境),唐军再次大败吐蕃军,斩首一万七千余级,缴获牛羊一百二十万头。吐蕃军背水一战,誓死抗争。薛讷军先锋、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郎将王海宾陷入重围,唐军诸将嫉其战功,迟迟不发兵增援,致使王海宾力战而死。薛讷率主力赶到,趁势猛攻,吐蕃军死伤数万,横尸遍野,洮水为之不流,吐蕃将领六指乡弥洪被生擒。唐军尽收其所掠羊马,并缴获无数器械。唐朝取得了十几年来对吐蕃作战的最大胜利。玄宗听闻薛讷等大获全胜,大悦,于是停止亲征。命紫微舍人倪若水赶赴前线,记录诸将功勋。

战后,薛讷以功,拜左羽林军大将军,复封平阳郡公。又拜其子薛畅为朝散大夫。

防备突厥

参见:默啜攻唐之战

开元三年(715年)四月,玄宗鉴于突厥十姓中有越来越多部众归降朝廷,于是授薛讷为凉州镇军大总管,统领赤水(在今甘肃武威西南)诸军,驻守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又以左卫大将军郭虔瓘为朔州镇大总管,统兵驻守并州。东西配合,防备后突厥阿史那默啜。

后突厥默啜可汗进攻西突厥葛逻禄、胡禄屋、鼠尼施部落,屡破其众。五月,玄宗敕令北庭都护汤嘉惠、左散骑常侍解琬率兵援救。九月,玄宗拜薛讷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太仆卿吕延祚、灵州刺史杜宾客为副总管,征讨默啜。

开元四年(716年)六月,默啜被拔曳固颉质略袭杀,拔曳固、回纥、同罗、霄、仆固五部皆来归降,唐朝北部边境暂时解除危机。不久,薛讷以年老致仕,回家休养。

晚年逝世

开元八年(720年),薛讷逝世,终年七十二岁。朝廷追赠太常卿,谥号“昭定”。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