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谢稚柳

谢稚柳(中国江苏籍画家)

谢稚柳
谢稚柳(1910年5月8日—1997年6月1日),出生于江苏常州,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中国近现代书画家、鉴藏家、诗人,其主要绘画作品有《调鹦仕女》《红叶竹禽》《四美图》《槲树猿啼图》《南无观世音菩萨》等,著有《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鉴馀杂稿》《唐五代宋元名迹》等专著,《鱼饮诗稿》《甲丁诗词》等诗词集。谢稚柳于1924年进入肖溪专科学校读书。19岁时,倾心于明代画家陈老莲画风,专攻花鸟草木;1932年,在南京临摹巨然所作《秋山问道图》;1936年,参加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1942年,在成都举办个人画展,渐为美术界同道认可,同年追随张大千来到敦煌,悉心研究临摹;1943年4月,任“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专题讲述敦煌壁画的学术考察,1946年8月,在上海举办谢稚柳画展,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1948年,《谢稚柳画集》第二集出版;1951年,创作作品《调鹦仕女》1956年,获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0年,《唐宋元明清画选》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创作作品《荷塘鹳鸰》《拒霜沙禽》《竹禽图》;1963年,在广东举办画展;1979年,《鉴余杂稿》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1年4月,《谢稚柳画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7年,随全国书画鉴定工作组在杭州、合肥继续鉴定工作;1990年,任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1995年,《壮暮堂诗钞》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97年6月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

  • 中文名谢稚柳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江苏常州
  • 出生日期1910年5月8日
  • 逝世日期1997年6月1日
  • 职业书画家、鉴藏家、诗人
  • 代表作品《调鹦仕女》《红叶竹禽》《四美图》

1910年5月8日,谢稚柳出生在江苏常州一户读书人家庭,3岁时,父亲、伯父相继过世,不久,家中遭遇火灾,祖母将少年谢稚柳托付给钱名山,谢稚柳进入钱名山经营的“寄园”书院,开始了六年的读书、画画生涯;1924年,进入肖溪专科学校读书。19岁时,倾心于明代画家陈老莲画风,专攻花鸟草木。

1929年,由族叔谢仁冰举荐,进入当时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关务署,成为一名管理档案的职员。工作之余,仍不忘对于古画的观摩与学习;1930年,参加张大千在上海的书画展,结识了张善子、张大千兄弟。

1931年,通过朱家济得以到故官博物院看古代书画真迹;1932年,在南京临摹巨然所作《秋山问道图》。

1936年,参加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应邀同张大千、徐悲鸿、于非闇等画友同游黄山。黄山行旅之后,谢稚柳开始以宋人山水为格,追溯静谧浑厚的艺术基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政府机关西迁,经武汉、长沙入三峡进入重庆,一路饱看祖国河山名胜。同时,受聘为国民政府监察院秘书,受到时任监察院长于右任赏识,结识了沈尹默、章士钊、潘伯鹰等,对此后书法产生影响;同年,作品《山茶》参加爱第二届全国美展。

1942年,在成都举办个人画展,渐为美术界同道认可;同年,追随张大千来到敦煌,深入石窟,悉心研究临摹。历时一年,完成了包括莫高窟309个编号、西千佛洞19个编号、榆林窟29个编号、水峡口6个编号在内的大批敦煌石室的测量、考察和记录。

1943年,完成有关敦煌石窟的艺术叙录几十万字;4月,结束敦煌壁画的考证和研究,返回重庆,任“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专题讲述敦煌壁画的学术考察,开始整理和誊写《敦煌石室记》;1944年,在昆明举办展览,另创作作品《南无观世音菩萨》《扑蝶图》《柳阴清暑》。

1945年,在西安举办个人画展,期间结识张伯驹,并观摩其所藏古代书画名迹。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国民政府东迁,寓居上海,在文博系统供事,结识诸多历史、文学、哲学等领域学者。新中国建立伊始,百废待兴,文化艺术领域也亟需有识之士的参与,谢稚柳的精力开始转移至书画鉴定领域。

1946年8月,在上海成都路中国画苑举办谢稚柳画展,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同年,创作作品《春愁图》《峨眉香炉峰》。

1947年,创作作品《槲树猿啼图》《红叶竹禽》,《谢稚柳画集》第一集出版,收入作品12幅;4月,任“上海市美术馆筹备处”征集委员,为潘伯鹰创作作品《江干垂柳图》《北苑笔意山水》《仿燕文贵〈溪风图〉》《秋山云水图》。

1948年,《谢稚柳画集》第二集出版,收入作品12幅;同年夏,在《京沪周刊》发表文章《论大千画》。

1949年2月,刊行《敦煌石室记》;同年,创作作品《四美图》《竹涧山泉图》《仿黄鹤山樵图》《碧嶂乔柯图》《绿竹伯劳图》;1950年,任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编纂。

1951年,创作作品《调鹦仕女》;1952年,在“三反”“五反”运动中,遭诬陷,被隔离抄家,抄走宋人《仙人楼观图》,赵孟頫《竹禽图》,及陈老莲、石涛等人作品。

1954年,为陈佩秋创作作品《十幅图》,由章士钊、沈尹默、潘伯鹰、冒广生左题跋,《水墨画》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55年,在《敦煌石室记》基础上,将其修订为“概述”,与“石窟叙录”一起,写成了《敦煌艺术叙录》,并由上海出版公司初版,两年后,(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再出新版。

1956年,获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57年,《唐五代宋元名迹》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另创作作品作《粤北山色长卷》。

1958年,与陈佩秋合作创作作品《闵行一条街》;1959年,发表文章《唐周昉〈花仕女图〉的时代特性》《关于石涛的几个问题》。

1960年,《唐宋元明清画选》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创作作品《荷塘鹳鸰》《拒霜沙禽》《竹禽图》。

1962年,参加国家文物局组织对全国文物机构收藏的书画鉴定,历时半年,跨越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鉴别作品一万多幅。

1963年,在广东举办画展;1964年,中国书画鉴定小组继续工作,因张珩去世,与启功、刘九庵重新建组,赴重庆、成都鉴定书画。“四清运动”中,因购北宋王诜《烟江叠嶂图》受到批判,《烟江叠嶂图》被上海博物馆没收;1965年,发表文章《论李成〈茂林远岫图〉》,论证此画为燕文贵手笔。

1966年,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文章《论书画鉴别》。在“文革”十年浩劫中,谢稚柳亦无幸免地被批斗和羁押,无形中给了他对书画、诗词和文物鉴定以思考和沉淀时间。随着“文革”的中止,步入老年的谢稚柳显示出面对新时代壮心不已的积极态度。

1967年,第三次被抄家,与陈佩秋一起被隔离审查;1969年,因眼疾、脑疾而撤销隔离,后开始研究徐熙“落墨法”;1970年,发表文章《唐张旭草书《古诗四帖》》,研究唐人书法。

1973年,发表文章《徐熙落墨兼论〈雪竹图〉》《南唐董源的水墨画派与〈溪岸图〉》,《水墨画》由香港中华书局重印发行,《鱼饮诗稿》打字油印版经友人帮助印发。

1978年,在上海展参加“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景画展”;1979年,《鉴余杂稿》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同年,率上海书法代表团出访日本。

1980年3月8日,先后在上海朵云轩、香港集古斋举办“谢稚柳、陈佩秋画展”,并出版画集;同年,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当选为院委。

1981年4月,《谢稚柳画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另在香港中文大学作“吸收传统对中国画创作的关系”“中国书画鉴定”讲座;5月,在上海友谊商店举办“谢稚柳、陈佩秋画展”;11月,“谢稚柳、陈佩秋书画展”在上海工业展览馆举办;12月,“谢稚柳、陈佩秋书画展”在南京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同年,赴日本参加“上海与大阪友好城市五周年联合书展”。

1983年,《壮暮堂诗词》刊行,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工作重新开展,谢稚柳任中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组组长,对全国博物馆及公共机构所藏历代书画藏品进行鉴定和整理,并造册出版。鉴定小组历时八年,对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上海朵云轩、广东省博物馆等208个单位所藏十余万件作品进行系统鉴定。

1985年3月,与马承源等组团携上海博物馆馆藏明清书画赴日本展出;5月,赴美国参加“文字与图象:中国的诗、书、画”国际研讨会;9月,“谢稚柳、陈佩秋书画展览”在安徽合肥举办,另在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洛杉矶等地举办展览,其创作风格由花鸟而山水,由写实而写意。

1986年6月,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与陈佩秋赴香港参加“当代中国绘画展”和学术研讨会;8月,发表文章《再论徐熙落墨——答徐邦达先生〈徐熙“落墨花”画法试探〉》;12月,“谢稚柳、陈佩秋画展”在香港展览中心举办,《谢稚柳陈佩秋画集》由香港博雅艺术公司、深圳博雅艺术公司出版发行。

1987年,随全国书画鉴定工作组在杭州、合肥继续鉴定工作;同年,赴香港参加“敦煌文物展览展”开幕和学术研讨会。

1988年7月,“谢稚柳、陈佩秋书画展览”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10月,“谢稚柳书画展”在天津举办;12月,在广州举办“谢稚柳书画展”。

1989年,随全国书画鉴定工作组在广州、成都、重庆、武汉等地继续鉴定工作;4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谢稚柳八十纪念画集》;12月,“谢稚柳精品展”在中国台北举办。

1990年,任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1991年,在澳门举办“谢稚柳、陈佩秋书画展”;同年,随上海博物馆考察团,赴新疆考察石窟壁画。

1992年,赴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博物馆参加“董其昌世纪展学术讨论会”;1993年5月,《荣宝斋画谱之八十五:谢稚柳写意山水》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1994年7月,赴日本大阪参加“谢稚柳、村上三岛合作书展”;8月,赴中国台北参加太平洋文化基金会主办的“上海当代水墨四大名家联展(谢稚柳、程十发、陈佩秋、刘旦宅)”。

1995年,《壮暮堂诗钞》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96年6月,《敦煌艺术叙录》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版;7月,《鉴余杂稿》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增订再版。

1997年6月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

谢稚柳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