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韦陟

韦陟(唐朝大臣)

韦陟
韦陟(696年-760年),字幼卿,又字殷卿。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宰相韦安石之子。中国唐代诗文家、大臣、书法家。韦陟少年聪敏,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10岁时即授温王府东阁祭酒、朝散大夫。善于文辞,又工书法,名扬开元间。曾任洛阳令,累除吏部郎中,中书舍人。与孙逖、粱涉同掌朝廷书诰,时论以为得人。迁礼部侍郎、吏部侍郎。为李林甫所嫉,出为襄阳太守,徙河南采访使,袭父爵郇国公,后为河东太守。唐肃宗即位,授吴郡太守,又改江东节度使,与高适等共讨永王磷。后又任御史大夫、绛州刺史、太常卿、东都留守等职。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韦陟卒,官终吏部尚书。

  • 殷卿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京兆万年
  • 出生日期697年
  • 逝世日期761年
  • 主要成就吏部尚书 郇国公
  • 本名韦陟

及长,更以其才识器度享誉当时。台辅之位,自谓必得。然不幸其晋身之时,遭逢李林甫、杨国忠等权奸当道,遂因才见忌,遭遇坎坷,仕宦之身一直徘徊在州刺史、节度使、御史大夫、礼部与吏部尚书等职之间。及唐肃宗代父而立,安史之乱方炽未平,肃宗在国家危难之际,欲拔擢贤才能臣,组成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以担当起平息安史之乱的重任。韦陟便是唐肃宗钦点的一位辅弼人才。当时唐肃宗移行在于凤翔,韦陟应诏自江东千里迢迢赶赴行在。不料,当韦陟到凤翔时,适值宰相房琯在率军抗击安史叛军的战斗中,因兵败陈涛斜(今陕西咸阳东)而被下狱。左拾遗杜甫上表救房琯,因其言辞过激而激怒了肃宗,被有司鞫讯。肃宗钦点宪部尚书颜真卿与韦陟等人共同审问杜甫。在给杜甫定罪时,韦陟认为杜甫身居言官议论房琯之事,虽然言辞激烈了一些,但仍不失谏臣之体,意在为杜甫开脱。然此举有忤肃宗之意,肃宗由是疏之,入相之事也从此被搁置不提了。韦陟生前虽未能人相,但在其死后,代宗皇帝又追赠尚书左仆射,即左相,也算是对一代能臣聊作补偿吧。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