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韦津

韦津(唐朝大臣)

韦津
韦津(700-769年),字号不详,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大臣,郯王主簿韦秘之子,左仆射韦见素侄从子。出身于京兆韦氏南皮公房,选为太庙斋郎。起家宁陵主簿,迁大寅县丞。安史之乱爆发,跟随伯父韦见素,护送唐明皇李隆基逃亡蜀郡,授大理评事、监察御史、节度判官,迁朝议郎、太子左赞善大夫、彭州别驾,负责转运东川军粮,坐事免官。大历四年,薨于成都府,时年六十九,葬于华阳县升迁乡之原。

  • 本名韦津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京兆杜陵
  • 出生日期700年
  • 逝世日期769年
  • 主要成就辅佐唐玄宗入蜀
  • 官职朝议郎 太子左赞善大夫 彭州别驾
  • 勋衔上柱国

公讳津,字某,京兆杜陵人也。曾祖玄福,皇朝请大夫、兰台大夫、上柱国。祖昶,邓州内乡县令。父秘,皇朝散大夫、郯王(李琮)府主簿、上柱国。

公西京太庙斋郎出身,解褐宋州宁陵主簿,充海陆运判官,次任同州白水县尉,次任京兆府华原县尉,转授京兆府咸宁县尉。天宝中,非罪左迁澧州慈利县尉,量移蓬州大寅县丞属。太上皇(李隆基)南巡,资授大理评事,俄摄监察御史,充山南采访判官,又充剑南节度判官,转大理司直,赐绯鱼袋。又充剑南东川节度判官,转迁太子左赞善大夫兼彭州别驾,俄摄监察御史,充山南采访,知转运东川军粮。公器盖瑰伟,学冠神通,立行可模,置言成范。英华外发,清白内凝。孝始人伦,忠为令德。有一于此,靡不兼综者欤。公昔年以才见进,位列神州。俄遇佞臣,放寻边徼。朝廷称叹,(子车)钳虎敢议于当时;忠耿慜伤,(赵高)指鹿惑乱于往岁。公乃惨惨不悦,顾影悄然。茕茕异乡,望闻井而兴叹。时属国步未泰,王途多艰。荏苒巴郦,凡廿霜矣。维大历四年八月二日丁酉,寝疾,薨于成都府华阳县私第,春秋六十有九。以其月廿五日,权葬于华阳县升迁乡之原。夫人京兆杜氏,先葬于权厝在今墓东北一十二步。有子一人,山甫授都水使者。女一人,适彭城刘协庭宇。飒然孤幼,如宾大临,泣血哀恸。路人痛灵榇寄于殊方,悲幽魂迷于故里。呜呼!上天何不仁也!其铭日:

言行成矩,举措合礼。诗躬六义,墨妙八体。与毋笃信,居家孝悌。见危必持,临难能济。昌德俄倾,盛才代谢。白驹永暮,玄官长夜。五服轸恸,六姻噫嗜。克修奠祭,争攀神驾。棠阴倏度,芳猷匪秀。志桶莫从,宿心不就。积善何凭,崇德靡祜。彼苍者天,冥冥孰究。

《唐故朝议郎试太子左赞善大夫兼彭州别驾赐绯鱼袋上柱国韦府君墓志铭》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