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王淮

王淮(南宋名相)

王淮
王淮(1126年—1189年),字季海,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城区)人。南宋名相。绍兴十五年(1145年),王淮登进士第,授临海尉。历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秘书少监兼恭王府直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等职。官至左丞相,封鲁国公。淳熙十六年(1189年),王淮去世,获赠少师,谥号“文定”。王淮为官四十年,被宋孝宗称为“不党无私,刚直不阿”。他竭力举贤,李焘、朱熹、吕祖谦、辛弃疾、陆游等都曾受其荐举。在枢密院时,他力主抗金,建议“择将、备器、简兵、足食”;批评只知“以和为和”,不知“以和为战”。又注重赈济遭水旱灾害的饥民,奏请宽刑减赋,颇有贤名。

  • 季海
  • 所处时代南宋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婺州金华
  • 出生日期1126年
  • 逝世日期1189年
  • 主要成就举贤任能,调和矛盾
  • 本名王淮
  • 官职左丞相
  • 爵位鲁国公
  • 追赠少师
  • 谥号文定

王淮王淮自幼聪颖,好学不倦。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年),王淮登进士第,被授为台州临海县尉。他的上司、知台州萧振一见王淮,就认定他是奇才,日后必成大器。萧振调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后,将王淮辟为幕僚。萧振将离任时,众人都想挽留,王淮说:“万里送母,难道会计较功名利禄。”众人都很佩服他的学识与气度。后来,王淮升任校书郎。

历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秘书少监兼恭王府直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首论劾汤思退罪数十条。曾出知江州、建宁府,以及福建转运副使、两浙西路提刑。

淳熙元年(1174年),任翰林学士、知制诰。

淳熙二年(1175年),任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

淳熙四年(1177年),任参知政事兼枢密院事。

淳熙八年(1181年),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

淳熙九年(1182年),为左丞相。

淳熙十五年(1188年),因王淮一再请辞,孝宗遂授他为观文殿大学士、判衢州。王淮极力推辞,被改任提举洞霄宫。

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禅位于太子赵惇,即宋光宗。光宗即位后,下诏征求治国之策。王淮认为应以尽孝进德、奉天敬民以及用人立政为本。王淮的生母去世后,王淮以礼服丧。他患病后,对家人说:“《易》有六十四卦,我的寿命也是如此。”同年,王淮逝世。讣闻传至京师,光宗十分悲伤,为其辍朝以示哀悼,追赠少师,赐谥“文定”。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