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谭平山

谭平山

谭平山
谭平山(1886-1956),又名谭彦祥、谭鸣谦、谭聘三,广东高明人。1909年在两广优级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开始投身于反对清政府的宣传活动。1910年,于两广优级师范学校毕业,到广东雷州半岛的雷州中学(前身为雷阳书院)担任数学教员。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谭平山在雷州被推选为广东省临时议会96个代议士之一,参加广东省临时议会的活动。不久,谭平山担任雷州中学校长。1916年,调到阳江中学任教。 1917年,谭平山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哲学系学习。在北大期间,谭平山参加了李大钊等组织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新闻学研究会等组织。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成为“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参与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的壮举,曾被北京政府反动军警逮捕关押,后被释放。1920年7月,北京大学毕业后,回到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并发起组织广州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任中共广东支部书记。1923年,他以中共广东区委书记、中共中央驻粤代表、老同盟会会员和老国民党的身份,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谭平山当选为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组织部部长。1927年8月,谭平山与周恩来、朱德、贺龙、恽代英等领导发动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流亡港澳。因他参加南昌起义,武汉国民党中央于1927年8月8日开除谭平山的国民党党籍。同年11月,在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政治纪律决议案》,处分了一批党内干部,谭平山也受到了严厉的处分,被错误地开除党籍。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回到武汉,投入全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1947年冬,在香港出席了李济深、何香凝等人组织召开的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8年初参与组织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常委。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了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监察部前身)主任等职。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56年2月出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号召为和平解放台湾而奋斗。3月当选为民革第三届中央副主席。同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谭平山是中国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早期知识分子之一,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著名政治活动家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广东党组织的主要创建者,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同时也曾是湛江师范学院前身雷州中学校长。他在雷州中学工作过7年时间,为雷州半岛教育事业立过马汗功劳,是从我校走出去的杰出的革命活动家。

  • 别名谭彦祥、谭鸣谦、谭聘三
  • 国 籍中国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广东高明县新元村
  • 出生日期1886年9月1日
  • 逝世日期1956年4月2日
  • 毕业院校两广优级师范学校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