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治平、孙治强自幼备受世人的关注,他俩虽然没有经历过其父那样艰辛的童年,但却和其父一样,饱受中西文化熏陶,学识都很丰富。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元老吴稚晖认为北京读书环境好,又深感国民党元老同志的子女,都是革命幼苗,应予培育,就在北京创办“海外补习学校”,遴选革命元勋的优秀子女,由自己亲自负责,以便利有志留学海外的青少年。孙治平兄弟及蒋经国等都曾在那里读书。开始,兄弟俩听不懂普通话,也不会讲,给学习带来许多困难,好在二人聪慧,学习又用功,很快就克服了语言障碍,适应了学习环境。
抗战前,孙治平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深造,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新中国建立后,长期寓居美国。
1965年,孙治平陪伴其父返台,曾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国策顾问、台湾电视公司副董事长、联合发展企业公司董事长等职。孙治平与第一任妻子谢妙龄离婚后,与张佩霞结婚。儿子孙国雄1943年生,娶妻白娣,生三女孙美玲、孙美兰和孙美莲。
孙治平、孙治强兄弟晚景迥异,备受媒体的关注。上海《新民晚报》根据台湾《自立晚报》的一篇报道,以《孙中山之孙要在纪念馆前设摊》为题,披露了孙治强“因经济困难上书李登辉请求改善待遇”的窘况。澳门《新华澳门》又报道了孙治平兄弟的不同际遇。报道说,孙治平现云游海外,他在台湾任职时,月薪20万元新台币,在理财方面较灵活,多年前已拥有价值上亿元的股票,生活过得比较宽裕潇洒。相反,孙治强先生与其兄相差一大截,晚景凄凉。孙治强返台后,怀才不遇,得不到重用,仅担任“中央信托局”及台北故宫博物馆顾问,每月支付顾问费近10万元新台币。问题是,孙治强第一次婚姻,生女儿孙嘉霖、孙嘉瑜,现均旅居美国。孙治强离婚后,与林伦可结婚,连得两子孙国元、孙国升。因林伦可陪两个儿子赴美读大学,孙治强独居台湾。孙治强不仅收入有限,再加年老多病,又要供儿子读书,经济十分拮据。为了方便治病,孙治强只好在台北荣民总医院附近租屋居住。
孙中山家族世系表在孙科和陈淑英的四个儿女中,惟独孙治平的晚年没回过故乡,个中原因,不得而知。 孙中山长孙孙治平先生因病于4月6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3岁。其追悼会于4月14日上午在香港殡仪馆举行,港台及内地各界人士及团体致送花圈,包括中联办副主任黎桂康,中联办台湾事务部,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及全体员工和师生,香港中西区区议会主席陈特楚及东华三院等。至于内地就有: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汤炳权,广东省侨务办公室,广东省海外联谊会,中山市市委书记崔国潮,中山市人民政府,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及广州岭南(大学)学院董事会等。台湾方面有:陈水扁,国民党主席连战、副主席江炳坤、马英九,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及中华旅行社等。
孙治平先生于1913年11月15日出生,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49年后随父亲孙科前往台湾。其后赴美国深造,取得加州大学政治经济硕士学位。2001年11月,在离开祖国大陆52年后,孙治平携儿孙返回南京祭祖及回到家乡中山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