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孙秀

孙秀(三国西晋时孙吴宗室)

孙秀
孙秀(?-301/302年),字彦才,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西晋时孙吴宗室、将领,乌程侯孙匡之孙、长水校尉孙泰之子、吴大帝孙权侄孙。孙秀出身宗室,又拥兵在外,被吴末帝孙皓忌惮。吴建衡二年(270年),孙皓派宠臣何定带士兵到夏口狩猎,孙秀害怕自己会遭到诛杀,便携妻室及亲兵数百人投奔西晋,被晋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交州牧、开府仪同三司,封会稽公。西晋灭吴后不久,被降职为伏波将军、开府如故。永宁(301年-302年)年间,孙秀逝世,获赠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全名孙秀
  • 彦才
  • 所处时代三国→西晋
  • 民族族群汉族
  • 逝世日期301年 至 302年
  • 籍贯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
  • 官至伏波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追赠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爵位会稽公

颇受猜忌

孙秀是孙吴武烈皇帝孙坚第四子孙匡之孙,长水校尉孙泰之子,与吴末帝孙皓是堂兄弟。孙秀早期任孙吴前将军、夏口督,于任内甚有声威恩泽。孙秀身为宗室至亲而拥兵在外,孙皓很是不安。

举家降晋

吴建衡二年(270年)九月,孙皓派何定带着五千名士兵在夏口打猎。之前,民间流传着孙秀早晚会被人算计的说法,孙秀得知后惊慌失措,夜里带着妻子儿女及亲兵几百人(一作“部曲二千余人”)投奔西晋。一说,孙皓忌惮孙秀,打算除掉他,因此遣何定溯江而上,对外声称是要捉三千头鹿用来做食物。孙秀闻知此事,于是归顺晋朝。

晋泰始六年(270年)十二月,孙秀正式降晋,晋武帝司马炎任命孙秀为骠骑将军、交州牧、开府仪同三司,封爵会稽公。当时,贾充担任车骑将军,司马炎以他为旧臣,打算让车骑将军位在骠骑之上,但因贾充再三辞让而止。孙皓得知孙秀降晋后大怒,将孙秀改姓为厉。

泰始七年(271年),孙秀过去的部将何崇也带着五千人投降晋朝。

国亡不贺

太康元年(280年),群臣听到孙皓投降、吴国已平定的消息,都去庆贺,为武帝祝寿。孙秀称病不去,面朝南方流泪说:“从前,讨逆将军(孙策)刚满二十岁,以一个校尉的身份创下了基业,如今后主把整个江南之地都抛弃了,宗庙陵墓从此将成为废墟,悠悠青天啊,这究竟是谁造成的啊!”因此得到朝廷的赞赏。

晚景凄凉

《三国志》系列中孙秀形象(2张)当初,朝廷对孙秀、孙楷等投降者尊重恩宠,是想利用他们招来吴国人。等到吴国灭亡了,孙秀就被降职为伏波将军,开府如旧;孙楷则被降为度辽将军。但孙秀因为是亡国宗室,名望不高,北方士族都耻于任他的掾属,而后来的东晋名将陶侃也出身南方寒门,因而被孙秀召为舍人。

御史中丞周处不畏权贵,等到氐人齐万年反叛时,朝臣因讨厌周处的刚直,都推举他,朝廷便让他隶属于夏侯骏西征。孙秀知道他一定会战死,便对他说:“你有老母,可以凭这个理由推辞。”周处说:“忠孝之道,怎么能够两全?既然已经告别亲人侍奉国君,父母又怎么能把我当儿子呢?今天是我献身国家的时机。”后来周处果然被逼迫以少御多,最终以身殉国。

永宁年间(301年-302年),孙秀去世,被追赠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