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七年(1634年),以父荫额亦都子袭一等子爵昂邦章京职,代替其父之功,准世袭罔替。授头等侍卫,管勋旧满洲镶黄旗佐领。后因罪,革去遏必隆所袭其父昂邦章京世职。
崇祯十四年(1641年),随清太宗进攻明朝,以战功得优赉。崇祯十五年(1642年),从奉命大将军阿巴泰入长城,攻克蓟州;再进山东,攻夏津,以头功授牛录章京世职。
顺治二年(1645年),随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于武昌之役斩杀李自成之侄李锦,晋封二等甲喇章京。
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帝亲政,遏必隆讼冤,诏复职。以所袭其兄图尔格二等公爵令并袭一等公。不久,授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銮仪卫掌卫事(总理銮仪卫事内大臣)等,顺治十四年(1657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寻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顺治十八年(1661年),与索尼、苏克萨哈、鳌拜三人并受顺治帝遗诏为辅政大臣。
康熙六年(1667年),康熙帝亲政,特封一等公加太师。适逢鳌拜独断专行,屡次矫诏诛杀大臣。遏必隆身为清世祖顾命大臣,却选择明哲保身默许鳌拜,不加阻止也未曾弹劾。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帝命严加惩处鳌拜及其党羽与遏必隆,议他们的罪。康亲王杰书等人遵旨勘问以十二项罪议责遏必隆,削太师之职夺其爵,论其死罪。拘拏审问过后,康熙帝谕:“遏必隆因无结党之事,所以免其重罪,但是革去太师之职及后加公爵,其原有一等公爵,仍准留与伊子”。
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帝念遏必隆为清世祖顾命大臣,而且是(清初开国五大臣)勋臣额亦都的儿子,命令仍以一等公品级、宿卫内廷任职。
康熙十三年(1674年),遏必隆病重,康熙帝车驾亲临慰问。是年病逝,谥号“恪僖”。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三月,康熙帝谕大学士等曰:“至于巴图鲁公鳌拜、遏必隆为圈地事杀尚书苏纳海、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冤抑殊甚此等事,皆朕所不忍行者,朱昌祚等不但不当杀并不当治罪也”。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以遏必隆初袭额亦都世职,命第六子尹德袭一等精奇尼哈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