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李珙

李珙(唐朝宗室)

李珙
李珙(? - 763年),原名李澄,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六子,母为陈才人。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封为丰王。安禄山叛乱后,授武威郡都督,仍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支度、采访使。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攻陷长安时,被将军王怀忠劫持,因出言不逊、有自立嫌疑而被赐死。

  • 本名李珙
  • 别名李澄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长安(今陕西西安)
  • 逝世日期763年
  • 爵位丰王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七月,封为丰王。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改名李珙。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唐玄宗因安禄山之乱幸蜀,至扶风郡,授李珙为武威郡都督,仍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支度、采访使;以陇右太守邓景山为副使,兼武威长史、御史中丞,充都副大使。

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攻陷长安,唐代宗逃到陕州,自苑中而出,骑从半渡浐水。将军王怀忠遂闭苑门,带领五百余骑,拥十王宅的诸王西投吐蕃。至城西,遇到元帅郭子仪,王怀忠对郭子仪说:“主上东迁,社稷无主,万国颙颙,何所瞻仰!今仆奉诸王等西奔,以副天下之望。令公身为元帅,废置在手,何不行册立之事乎?”郭子仪没说话,李珙遂越次而言:“令公想说什么,怎么不说了?”行军司马王延昌责备他:“主上虽蒙尘于外,圣德钦明,王身为籓翰,何乃发狂悖之词也?延昌当奏闻于上。”郭子仪又几次批评了李珙,命军士领着这些亲王尽赴行在。潼关谒见唐代宗,皇帝没有责备,李珙归于幕次,又有不顺言辞。群臣恐怕他作乱,请除掉他,遂将他赐死。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