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续祜是天顶公第五子,生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字权夹,一字子学,号定庵,别号纯安。
李续祜少时入湘乡县学,称邑庠生。湘军大将李续宾、李续宜是他的堂兄,随后他跟四位哥哥加入湘军,此时还不到20岁。太平天国失败后,他在浙江为官,曾担任过严州府分水县、金华府武义县、金华府永康县、杭州府昌化县等县知县。
当过几任知县之后,他“以知府仍留原省补用”,无果。后复入军营带兵,担任过浙江楚军副中营、江南恪靖亲军毅营、广东海防春字中营管带、浙江海运津局帮、江南老湘全军营务处兼钢武全军及忠字恕字各营营务处总理。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率领老湘中营阻击日寇于奉天牛庄海城等处,苦战连月,身负重伤。之后他又陆续担任过浙江护军中营、温州瓯江水师营兼缉捕营、楚军右旗营管带、浙江海防定字各营旗统领、浙江全省督练公所参谋处提调、教练处提调等职。
“百战归来再读书”,李续祜后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在浙江兴办县学,担任过分水县学、武义县学、永康县学的监督。朝廷念其功劳,赏加同知衔,四品顶戴,四品封典,赏戴花翎,加三级纪录,五次诰授中宪大夫。
辛亥革命后,他返回家乡,在养春山庄过乡绅生活。友人曾题写对联相赠,“兴至也沽村店酒,书来时问故园花”,正是其当时的生活写照。他晚年修炼内功,常到离家二十多里地的一个叫“大山里”的地方去闭关修炼。
李续祜与曾纪泽有交情,曾纪泽过世时,写有挽联:“学识超二千年前,光汉宋门庭,光中西畛域;勋名播九万里外,是张骞不死,是班勇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