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刘廌

刘廌(明代历史人物)

刘廌
刘廌(约1361年-约1413年),字士端,号约斋,又号闲闲子,浙江温州文成南田(旧属处州青田)人,明代刘伯温的长孙,参政公刘琏的长子,明代官员。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十月二十七日,刘廌袭封诚意伯,封为特进光禄大夫,职官正一品。洪武二十四年(1391),时朝中奸臣掌权,祖父、父亲均被胡惟庸所害,刘廌无心仕途,以奉亲守墓力辞,归隐故里盘古(现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新宅长寿村)。并将祖父的御书、诏、诰、行状集成《翊运录》,有《盘谷集》10卷传世。

  • 本名刘廌
  • 士端
  • 约斋、闲闲子
  • 所处时代明代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日期约1361年
  • 逝世日期约1413年
  • 主要作品《盘谷集》
  • 籍贯浙江温州文成南田(旧属处州青田)
  • 祖籍陕西保安(今陕西志丹)

刘廌自幼秉承家学,满腹经纶。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十月二十七日, 因叔父刘璟相让而袭封诚意伯,增禄二百六十石,共食禄五百石,同时被封为特进光禄大夫,妻子常氏封夫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左右,因“坐事贬秩归里”,筑室于里第之西鸡山下,名为“盘谷”。洪武三十年 (1397年),谴戍甘肃,越三月,太祖上宾,赦还。建文及太宗皆欲用之,以奉亲守墓力辞,潜心文学,交友广泛,以纵情山水为乐。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