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珍同治四年(1865)进士,与李鸿章、吴汝纶为会试同年,中进士后曾任吏部主事,不久后便辞官返津经商,主营盐业成巨富;因乐善好施,创办“备济社”,向贫民施舍粮食棺木,又兴办义塾让贫儿上学,在津门一带博得“李善人”的雅号。有收藏古书和文物的嗜好,李家珍藏宋元明珍本图籍多种,是晚清知名藏书家之一。史称“喜积书,京津书客争趋之”。曾收藏有上海徐氏“积学斋”、浙江鄞县卢氏“抱经楼”旧藏,其中颇多明抄、明刻本、清初刻本及稿本,藏书楼有“延古堂”,藏书有4 000余种,以集部图书为半数,藏书印有“延古堂李氏珍藏”、“身行万里半天下”等。南开大学木斋图书馆编有《天津延古堂李氏旧藏书目》油印本,上、下册。去世后,第三子李叔同,晚号弘一法师,因为财产等原因,叔同母子受到大家庭的排挤,不久即把藏书出售给北平图书馆,王重民在其《中国善本书提要》多次著录其旧籍和藏书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