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李璆

李璆(唐褒信王)

李璆
李璆(?~750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孙子,许王李素节之子。早年受到父亲株连,坐罪流放,囚禁于雷州。开元初年,册封嗣泽王,坐罪降为郢国公。历任宗正卿、光禄卿,进封褒信郡王,迁殿中监、上柱国。天宝初载,授宗正卿。为人友悌聪敏,提拔宗室子弟。天宝九载,卒于任上,追赠荆州大都督。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许州
  • 逝世日期750年
  • 本名李璆
  • 官职宗正卿、光禄卿,进封褒信县王,迁殿中监、宗正卿
  • 勋衔银青光禄大夫 上柱国
  • 爵位嗣泽王 郢国公 褒信王
  • 封赠荆州大都督

武则天执政时期,大肆屠杀李唐宗室成员。许王李素节作为萧淑妃的儿子,受到打击,坐罪处死,年长的八位儿子,全部处死于舒州。李璆等兄弟年龄太少,全部流放并且幽禁于雷州。

神龙革命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将发配岭南的李姓宗室,全都接回长安,授予官爵和俸禄。

开元初年,大哥嗣许王李瓘贪图爵邑,诬告李义珣假冒泽王李上金之子,使其复流岭外。朝廷任命李璆出嗣泽王。经过玉真公主证明,李义珣确实是李上金之子。唐玄宗削夺李璆爵位,降为郢国公。

此后,又历任宗正卿、光禄卿,颇有功勋,进封褒信郡王,迁殿中监、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

天宝初,复拜宗正卿。品性友弟聪敏,宗子有一优点,无不推荐为官,故宗室在省闼者多璆所启。

天宝九年,薨,赠江陵郡大都督。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