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岫岩原名叫韩秀兰,就因为王近山的名字里有个“山”字,她便把名字改成了韩岫岩,居然一下改出了两个“山”。
解放战争时期的王近山与韩岫岩(2张)解放战争时期,一个战役接一个战役,王近山和当军医的韩岫岩几乎形影不离。韩岫岩即使怀了孕,也得挺着大肚子跟着东奔西跑。有一次,一不留神从山上滚下来,韩岫岩受伤,孩子也不幸流产了。王近山心痛极了,想了个绝妙的方法,为韩岫岩设计了“豪华型”的交通工具——一辆骡子拉着的平板车,四周搭起了棉布帘子,乍一看,就像农村娶亲用的大花轿呢!那段时间,韩岫岩就坐着这辆“山寨”版的大花轿,很是“招摇”地跟着王近山南征北战。这件事反映到了刘伯承司令员的耳朵里,据说刘不置可否,一笑了之。后来有一天,刘伯承元帅恰巧在路上碰到了“大花轿”,韩岫岩跳下车,敬个军礼,莞尔一笑:“刘司令好!”有人告诉他这就是“王疯子”的媳妇,刘司令挥挥手说“走吧,走吧”。
王近山对韩岫岩的爱轰轰烈烈,毫不掩饰,甚至很夸张。但是到了他们闹离婚的时候,也是不可开交,满城风雨。
王近山为了报答司机朱铁民多次冒死保护自己,曾许诺将自己的孩子送给朱铁民。为了表示对王近山将女儿送人的怨恨,韩岫岩发誓再也不生孩子了,又是吃麝香又是用麝香。王近山和韩岫岩都是个性很强的人,争吵起来总是互不相让,越吵越厉害,脾气暴躁的王近山常常气得在家里“劈里啪啦”地摔东西……
王近山喜欢跳交谊舞,韩岫岩也曾是他最好的舞伴,但闹矛盾后韩岫岩就不再陪他去跳舞了,还越来越厌恶王近山跳舞。她说:“一男一女搂抱在一起,不跳出毛病才怪呢。”王近山负过七次伤,一条腿和一条胳膊都骨折过,他穿的皮鞋是特制的,一边要比另一边高5厘米,这样才能正常走路。韩岫岩竟拿此来讽刺王近山:“别看他腿瘸,一跳舞就不瘸了。”
最后的大爆发则是因为韩岫岩的妹妹韩秀荣。因为韩岫岩工作很忙,后来又上了北京医学院,没有时间陪王近山,想了半天,想出一个“好办法”,就是把妹妹接到家里,由她陪王近山跳舞。韩秀荣当时刚从大学毕业,活泼开朗,对年轻的将军王近山十分崇拜。可韩岫岩看到王近山和妹妹一到周末就出双入对地去跳舞,平日里两人也谈笑风生,竟开始怀疑王近山与妹妹好上了,她伤心自己最爱的两个亲人如此对不起她。韩岫岩越来越不信任王近山,不论他去上班还是开会,都要严加盘问,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韩岫岩性格固执而且激烈,她使用了当时最典型的做法:发动亲友声讨、找组织、去妇联。在韩岫岩的投诉下,韩秀荣也被妇联的同志带走,发落到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家医院工作,从此人间蒸发。
韩岫岩这些激烈、强硬的手法激怒了王近山,于是,一纸离婚诉讼状层层上递,直到中央,最终搞成了震惊军内外直至全国的大案要案,还闹到了毛主席、刘少奇、林彪那里。
王近山的老战友以及很多中央领导人找王近山谈话,希望王近山不要离婚,有人甚至暗示说,离婚的话会受到严厉的处分,只要不离婚哪怕是维持现状也行啊!但王近山却斩钉截铁地说:“我王近山明人不做暗事,离婚我铁定了,组织爱咋办就咋办!”
1964年初,王近山和韩岫岩离婚了,人们评价:王近山和韩岫岩在战火纷飞时能够生死相依,在天下太平时却分道扬镳了。中央的处分也很快下来了:撤销大军区副司令员职务,降为大校;开除党籍;转地方安排。
很快,王近山被安排到河南周口地区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当副场长,负责上千亩苹果园的种植、养护。王近山离开北京之前坚持说:“河南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你们不要跟着我去了。”于是,韩岫岩带着除王援援之外的7个子女,搬到了王府井帅府园的一栋高干住宅楼里。7个孩子每人每月的抚养费是40元,由王近山供给,韩岫岩掌管。
虽然身在农场,但王近山魂牵梦萦的还是他深爱的部队。在王近山的老部下、时任南京军区参谋长肖永银的建议下,1968年底,王近山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坦承了自己的“错误”并恳请回部队工作。第二年春,“九大”在京召开,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王近山的信面呈给毛主席。不久,中央军委批示,恢复王近山6级(副兵团级)待遇,担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王近山重新“出山”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韩岫岩那里,韩岫岩高兴得像小孩子过年一样。那天,韩岫岩带着大女儿和二女儿过来了。韩岫岩的眼神异常明亮,一进门就高兴地对王援援说:“小元儿,你爸爸‘解放’了,在南京军区当副参谋长。他让你们都去南京当兵呐!”其实当初王近山受了重处分,韩岫岩一点也没高兴起来。离婚后,刚强的韩岫岩确实也付出了非常的艰辛,在照顾六个孩子的同时,还完成了学业,当上了医院副院长。
韩岫岩离休后,有时将子女们叫到身边,絮絮叨叨地跟他们讲过去她和王近山的点点滴滴。她始终不承认她跟王近山离了婚,还说她从来就没见过他们的离婚证书。韩岫岩的家里,一直都挂着王近山的那张穿着将军服、神采奕奕的彩色大照片。韩岫岩还将自己一张彩照放大到和王近山照片一样大,并排挂在客厅的墙上。每逢过年的晚上,韩岫岩都要做上一大堆好吃的饭菜,摆在王近山大照片下面的桌子上,点上一炉香,再摆上一副给王近山专用的碗筷和酒杯,絮絮叨叨地跟王近山说上一阵儿悄悄话,才开始吃年夜饭,年年如此。
2007年6月,韩岫岩的病情恶化。临终前一周,韩岫岩挣扎着要到王近山墓前去祭拜。子女们怎么劝阻都拦不住,最后只得开车将她送到了八宝山。下了车,韩岫岩的情绪特别好,竟不让子女搀扶,自己走到王近山墓前。她给王近山献上鲜花,一手轻轻地摩挲着王近山的墓碑,深情地喊着他的名字:“近山,近山,我最亲密的朋友,我马上来陪你了。”
韩岫岩去世的前一天,儿子陪着她有说有笑,还趁她老人家高兴拍了几张照片。忽然,她铿锵有力地说:“王近山是我的好朋友、好战友,我要去找我的好朋友王近山去了!”这是韩岫岩所说的最后的话。
6月的一个凌晨,韩岫岩静静地走了,终年86岁。韩岫岩去世后,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与王近山的墓紧紧相邻。(以上内容来自王近山女儿王媛媛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