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公孙申

公孙申(春秋时期郑国大夫)

公孙申
公孙申,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父亲公孙翚,或为郑穆公之孙。

  • 全名公孙申
  •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 本名
  • 官职大夫
  • 所属诸侯国郑国

前587年十一月,公孙申领兵划定所得的许国疆土,结果在展陂被许国击败,郑悼公攻打许国,夺得锄任、泠敦之田。前582年,郑成公被晋国扣留。郑国国内执政大臣听从公孙申的建议,围攻许国。意思是包围许国,又不派使者到晋国,假装改立国君,晋国一定将国君放回,前581年,郑成公回国。

鲁成公时,晋人执郑伯。公孙申曰:“我出师以围许,示将改立君者,晋必归君。”故郑人围许,示不急君也。晋栾书曰:“郑人立君,我执一人焉,何益?不如伐郑而归其君以求成。”于是诸侯伐郑而归郑伯。

[述评]

子鱼立而宋襄返,叔武立而卫成还,此春秋之已事,亦非自公孙申始也。国朝土木之变,也先挟上皇为名,邀求叵测,于肃愍谢之曰:“赖社稷之神灵,已有君矣。”虏计窘,竟归上皇,识者以为得公孙申之谋。

王旦从真宗幸澶州,雍王元份留守东京,遇暴疾,命旦驰还,权留守事,旦曰:“愿宣寇准,臣有所陈。”准至,旦曰:“十日之内无捷报,当如何?”帝默然良久,曰:“立皇太子。”此又用廉颇与赵王约故事。大臣谋国,远虑至此,亦由君臣相得,同怀社稷之忧而无猜忌故也。

项羽欲烹太公,高帝曰:“我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愿分我一杯羹。”陈眉公谓太公以此归汉,亦孤注之意也。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